药理学名解及药物作用机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名解及药物机理
01,药物,是指用于预防、
治疗、诊断疾病及某些特殊用
途的化学物质。
02,药理学,是研究药物
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
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03,药效学,主要研究药
物对机体的作用,包括药物的
药理作用、机制、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04,药动学,主要研究机
体对药物的作用,包括药物在
机体的吸收、分布、转化及排
泄过程,并运用数学原理和方
法阐述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
规律。
05,选择性,多数药物在
适当剂量是,只对少数器官或
组织产生的明显作用,而对其
它器官或组织作用较小或不产
生作用,称为药物作用的选择
性。
06,二重性,药物对机体
能产生预防和治疗作用,同时
也会产生不良反应,称为药物
的二重性。
07,量效关系,药物的效
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剂量的
增加(变化),而增强(变
化),这种剂量于效应之间的
关系称为量效关系。
08,量反应,药物效应的
强弱用数量来表示。
09,质反应,也称全或无
反应,是指药物效应的强弱用
阳性或阴性来表示。
10,半数效应量,即引起
50%最大反应强度或引起50%
实验对象出现阳性反应时的药
物剂量。如效应为死亡,则为
半数致死量。
11,治疗指数(TI),药
物研究是用来表示药物安全性
的指标,TI=LD50/ED50或
TI=TD50/ED50。此值越大,表
示有效量与致死量间距越大,
越安全。
12,药物不良反应,是指
药物产生的不符合用药目的或
对病人不利的反应。包括副作
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继
发反应、后遗效应、三致作用
和药物依赖性。
13,不良反应的种类:
副作用(指药物在治疗剂
量时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
作用)
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
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机体损
害性反应)
变态反应(也称过敏反应,
是指少数人对某些药物产生的
病理性免疫反应)
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血
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仍
残存的药理效应)
继发反应(是指药物发挥
治疗作用所引起的不良后果,
又称治疗矛盾)
药物依赖性(是指病人连
续使用某些药物以后,产生的
一种不可停用的渴求现象)
三致作用(致畸作用、致
癌作用、致突变作用)
14,受体,是存在以细胞
膜或细胞内的一种能选择性地
同相应的递质、激素、或药物
等相结合,并能产生特定生理
效应的大分子物质(主要为糖
蛋白或脂蛋白)。
15,受体特性,特异性、
敏感性、饱和性、多样性、可
逆性。
16,亲和力,是指药物与
受体结合的能力。
17,内在活性,也称效应
力,是指药物与受体结合引起
受体激动产生效应能力,是药
物最大效应或作用性质的决定
因素。
18,激动药,或称兴奋药,
指既有较强的亲和力,又有较
强的内在活性。
19,拮抗药,或称阻滞
(断)药,是指具有较强的亲
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
20,被动转运,又称顺流
转运,即药物从浓度高的一侧
向浓度低的一侧扩散渗透。
21,被动转运的形式,有
脂溶扩散、膜孔扩散、易化扩
散。
22,脂溶扩散,又称简单
扩散,即药物通过溶于脂质膜
的被动扩散。
23,膜孔扩散,也称滤过
或水溶扩散,指分子量小、分
子直径小于膜孔直径的水溶性
极性或非极性物质,借助膜两
侧的流体静压和渗透压差被水
带到低压一侧的过程。
24,易化扩散,也称载体
转运,此种转运也顺浓度差,
不消耗膜能量,但需载体或通
道介导,故存在饱和限速性和
竞争抑制。
25,主动转运,又称逆流
转运,即药物可以从低浓度一
侧跨膜向高浓度的一侧转运。
这种转运要消耗能量,需载体
参与,有饱和限速性和竞争抑
制。(还有胞饮和胞吐两种形
式)
26,血脑屏障,是指脑的
血液与脑细胞外液及脑脊液间
的屏障。
27,胎盘屏障,是指胎盘
绒毛与子宫血窦间的屏障。
28,药物转化的意义,绝
大多数药物经过转化后,药理
活性都减弱或消失,称为灭活。
但也有极少数药物经过转化后
才出现药理活性,称为活化。
大多数脂溶性药物经过转化生
成易溶于水且极性高的代谢物,
以利迅速排出体外。
29,药物转化酶系统,一
类是专一性酶;一类是非专一
性酶,它们是一种混合功能氧
化酶系统,一般称为肝脏微粒
体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简
称肝微粒体酶。该酶系存在于
肝细胞内质网上,故又称“肝
药酶”。
30,药酶诱导药,凡能够
增强药酶活性的药物叫药酶诱
导药。
31,药酶抑制药,凡能够
减弱药酶活性的药物叫药酶抑
制药。
32,肝肠循环,有些药物
可经过肠黏膜上皮细胞吸收,
经门静脉、肝脏重新进入体循
环,这种小肠、肝脏、胆汁之
间的循环过程称为肝肠循环。
33,生物利用度,或称生
物有效度,是指血管外给药时,
药物制剂被机体吸收利用的程
度和速度。
34,药物消除类型,药物
在体内消除(转运或转化)的
速率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级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