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解读.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云南师范大学教管学院名著研读报告 《学记》解读 一、学记的作者和成书年代 二、《学记》在教育史上的地位 三、学记的教育思想 你是否曾经也有这样的时候 四、《学记》如何解决厌学问题 五、由《学记》引发的思考 * 报告人:李寅寅 2014级教育学原理 指导老师:张云 2015年4月16日 一、《学记》的作者和成书年代 二、《学记》在教育史上的地位 三、《学记》的教育思想 四、《学记》如何解决厌学问题 五、 由《学记》引发的思考 冯友兰: 旬学之人 郭沫若: 孟学之人 乐正克 成书年代 是古代汉民族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大约为公元前四世纪至三世纪。 两 派 之 争 田国勋.《学记》作者考[J]高等理科教育,2012(5). 精粹 全文1229个字,比较系统和全面地总结和概括了先秦汉民族的教育经验。 集大成者 以《大学》为其政治基础,以《中庸》为其哲学基础。 教育学雏形 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 。 内容框架 教育的作用 教育管理 教师素质 教学关系 尊师重教 教育原则 学习的最终目的 身在教室, 心行万千 情人湖畔, 风花雪月 心有旁骛, 荒废正业 与世隔绝, 宅中 “为王” 中不偏 庸不易 中正、平和 中用 中 庸 之 道 如何才能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 1、 在当今中国如何看待“学而优则仕”? 2、 师生平等关系的确立是否在一定程度上 削弱了尊师重教的传统? 3、 谢 谢!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