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股关节稳定机制的解剖学及生物力学研究现状.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颈腰痛杂志 年第 卷第 期 ,
260 2008 29 3 TheJournalofCervicodyniaandLumbodynia2008Vol.29No.3
· ·
文献综述
· ·
髌股关节稳定机制的解剖学及生物力学研究现状
1 2 1
梁兴森 ,余正红 ,李义凯
(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骨伤推拿教研室; 南方医科大学临床解剖学研究所,广东 广州
1. 2.
)
510515
摘要:临床上常见的膝前痛、髌骨软骨软化症及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出现的髌骨不稳等多与髌股关节的失稳
或者轨迹异常有关,治疗此类疾病的关键就是要维持髌股关节的稳定性。近年来,国内外对髌股关节的稳定机制
做了一些研究,从大体解剖学观测及髌股接触面积和髌骨运动轨迹的生物力学等方面做了一些探讨,本文主要
从解剖学及生物力学方面对近年来髌股关节稳定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髌骨;髌股关节;解剖;生物力学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R684 A 1005-7234200803-0248-03
[1] 放射片上进行[14] [15]
膝关节的解剖学研究发现,髌骨与 Baumgartl分类方法 按髌骨的形态将 。Heegaard等 通过计
股骨髌面的关系密切,构成了髌股关节 其分为六种类型,从髌股关节稳定性的 算机模型模拟膝关节实验指出股骨远
角度来说,其中 型与 型为稳定型髌 端假体的位置是影响髌骨运动轨迹,尤
的主要组成部分。生物力学研究也发 Ⅰ Ⅱ
现 [1] 骨,其它四型极可能是髌骨半脱位后在 其在外旋时可能是导致髌骨半脱位的重
,由于膝关节 角 存在,髌骨有向
Q
外脱位的倾向,临床上常见的膝前痛、 不平衡应力作用下继发的不稳定型。 要因素。全膝关节置换的术中若是参考
[6]
髌骨半脱位等疾病的发生与髌股关节 Reuben等研究认为:假体置换术后应 股骨后髁线,需要进行外旋截骨放置股
的失稳或者轨迹异常有关,髌股轨迹异 保留原厚度才能保持髌骨正常的运动 骨假体来获得良好的髌股轨迹和屈曲间
轨迹和膝关节的屈曲。术后髌骨的厚度 隙 [16-17]
常进而可形成应力分布改变,最终导致 ,避免术后并发症已经达成共识 。
[2-4] 对置换术中维持髌股关节的稳定至关 但对于国人应该采取的旋转角度却存
髌骨软骨退化 。近年来,国内外全膝
重要。最近国内的一些研究[7-9] 在争议。张华山等[18]
关节置换术( )开展的越来越普遍, 得出的结 报道苏皖地区成人
TKA
果基本一致,认为国人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