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美學1答案.doc

发布:2017-01-15约5.14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美学》作业 第一编 判断题(判断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 自从有了审美活动,就有了美学观念。 对。审美趣味的选择取决于美学观念。 黄金分割律是用于分割黄金的。 错。黄金分割律是指最佳的分割比率 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了“寓教于乐”的主张 错。贺拉斯提出了寓教于乐。 亚里士多德提出艺术有两大罪状:A、远离真理;B、伤风败俗。 错。这个观点是柏拉图的。 柏拉图的美学观点属于表现论范畴。 错。在西方,表现论是近代才有的观点。 鲍姆加敦是现代美学之父。 错。费希纳才是现代美学之父。 康德首先提出了Aesthetics的概念,成为美学之父。 错。鲍姆加敦首先提出了Aesthetics的概念,成为美学之父。 黑格尔的《美学》是美的。 错。学术著作不应用审美范畴来形容。 费希纳提出要用“自上而下”的美学代替“自下而上”的美学。 对。费希纳提出用“自下而上”的美学代替“自上而下”的美学。 格林伯格的主要研究领域是音乐。 错,美国语言学家和人类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的核心是模仿论,他提出,艺术是对现实人生的模仿,模仿者所模仿的对象是在行动中的人。他虽然是柏拉图的学生,但却抛弃了他的老师所持的唯心主义观点。他的思想对西方文化根本倾向以至内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研究美学时立场基本是唯物主义的,毕达哥拉斯派和赫拉克特等以自然科学的观点看美学问题,亚里士多德则是以这两者统一的观点研究美学问题。2) 美在形式 亚里士多德不是在超感性的理念世界,而是在客观现实中寻找美。美的范围包括神和人、人的躯体、社会、实物、行为、自然. 亚里士多的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因而也就肯定了模仿他的艺术的真实性,不仅肯定艺术的真实性,而且认为艺术比现象世界更为真实. 他认为美是客观的,美自身就具有价值并给人以愉悦。他认为,同一事物不可能既美好又不美好,因而具有客观性. 感性认识来自低级认识功能,也叫做“感性的观念”,实即具体表象。但是,“感性的观念分朦胧的和明晰的两种”, “朦胧的”观念并不完善,只有“明晰的”观念才是完善的,它未经逻辑分析,带有“混乱的”因素,却又不是“明确的”。鲍姆嘉通认为,这种“明晰的”观念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就是美,就是诗,就是美的艺术,这样,鲍姆嘉通就把明晰的观念即生动的观念作为感性认识的完善,以与朦胧的观念、明确的观念相区别,着力说明美的特征。作为一种美的方式去思维的艺术,按鲍姆嘉通所述,应该是完善的,亦即观念的具体生动、内容丰富、情感合度,也就是观念的“混乱”而又“明晰”,哪怕是面对丑的对象,也是美的。所以美丑是凭感性认识见出的,鲍姆嘉通称它们为“感性的审辨力”,即通常说的“审美趣味”或“鉴赏力”。这样,鲍姆嘉通就把美丑归之于主体认识,看作观念的完善与否了。 第二编 判断题(判断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 儒家美学思想的最大特点是美与自然的结合。 错。儒家美学思想的最大特点是美与善的结合。道家美学思想的最大特点才是美与自然的结合。 道家美学思想强调美与社会的关系。 错。道家美学思想最大特点是把美与自然结合在一起 道家认为人为的痕迹越少,艺术价值越高。 对。道家主张自然或道是美的根源,而人为的东西只能破坏美 “尽善尽美”是道家的美学观点。 错。“尽善尽美”是儒家的美学观点 乐记认为,禽兽也能听懂音乐。 错。乐记认为禽兽只能听到声响 提倡“言有尽而意无穷”是崇尚“韵”、“味”、“神”审美倾向的表现。 对。“言有尽而意无穷”是崇尚“韵”、“味”、“神”审美倾向在诗歌中的表现 简答题 1、简述孔子与善相结合的美学理想。 答:儒家美学的最大特点是把美和善结合起来。孔子说:“里仁为美”。就是说,只有内里有“仁”的精神在,一样东西才可能是美的。孔子对艺术的最高要求是“尽善尽美”、“文质彬彬”。美与善的结合,具体还体现在对社会人生的积极作为上。诗可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儒家的另一个重要美学思想是提倡中和之美。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主文谲谏”。 简述苏轼自然至上的美学理念。 答:苏轼强调涛文创作“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这里 有两层含义: 其一,强调自由抒写,不拘一格,不受任何形式的束缚。他不是有意作文,而常 常是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可以说是不作而作,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不能自已而后 作”。苏轼认为要做到“文理自然,必须突破创作中的种种格套的限制,自由地进 行创作。他把自己的创作比作不受任何羁绊,喷涌而出的力.斛泉源,自由地创作,形 象地表达。“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即为文写作不受任何束缚。在给谢 民师的信中也说: “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 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这既是对谢民师的诗赋杂文的称赞,也是自己文学见解的表 达。 其二,主张诗文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