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SL49-94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讲义.doc

发布:2017-04-18约1.64万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SL49—94条文说明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PAGE 20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PAGE 21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 SL49—94 条 文 说 明 目录 编制说明 1 总则 2 导流与渡汛 3 坝基与岸坡处理 4 筑坝材料 5 堆石坝填筑 6 面板与趾板施工 7 止水设施 8 观测仪器埋设 9 质量控制 编 制 说 明 1987年12月,原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建设局根据国内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建设迅速兴起的形势,确定制订《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技术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并委托中国水利学会施工专业委员会面板堆石坝学组组织编写。 1988年5月形成初稿,经有关专家审查,并在1988年11~12月南宁全国“土石坝情报网年会”及浙江省在成屏召开的面板坝现场交流会上征求代表意见后,编写组讨论修改,形成《规定》的讨论稿。1989年5月在湖北宜昌“面板堆石坝学组年会暨学术交流会”上,征求与会代表的意见,并邀请部分专家召开了《规定(讨论稿)》的审查会,会上基本肯定了其总体框架结构,进一步明确了编写原则。会后,编写组对《规定(讨论稿)》作了修改。1989年8月水利部建设开发司在北京约请有关专家和编写组部分成员,就《规定(讨论稿)》总的框架、章节的划分以及内容等,进行了更具体的讨论。经编写组修改,1990年元月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向有关单位和专家征求意见;1990年10月在西宁召开的面板堆石坝学术交流会上,也征求了代表意见。在此基础上,1990年12月完成送审稿,并根据有关单位意见及征求意见稿的内容改名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1991年元月在天津杨村召开的《规范》(送审稿)审查会上原则通过,并根据审查会专家意见经局部修改后,1991年2月完成报批稿。 本规范共分九章及一个附录,主编单位长江葛洲坝工程局施工科学研究所负责第一章、第四章的编写及全规范的统稿工作,其他各章的编写分工为:辽宁省水利电力厅负责第二章、第九章和附录,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负责第五章、第八章,新疆八一农学院水利系负责第七章,陕西省水利电力土木建筑勘测设计院负责第三章和第六章。 本规范(送审稿)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为纪云生同志,参加送审稿和报批槁的修改及审定工作的有李允中、许红波、张严明等同志。 本《规范》是我国第一本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编制过程中,特别注意广泛收集、总结我国第一批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工程实践经验,并参考了国外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成功经验和有关技术标准。但我国兴建混凝土面板坝的历史不长,加之编写经验所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希望使用者发现问题后及时函告主编单位。 1 总 则 1.0.1 明确本规范的适用范围。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级别,可根据《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山区、丘陵区部分)》(SDJ12-78)中的有关条款确定。 建于峡谷河床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在库容较小的情况下,其工程等级按标准划分可能是Ⅳ、Ⅴ级,但坝较高,因此必须强调当坝高超过70m时,不论工程等级,仍应遵循本规范。 1.0.2 研究和应用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是降低材料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效措施,并可促进面板堆石坝施工技术水平的发展。对此,本条强调以既积极、又慎重的科学态度,在进行试验、验证、评定后,并经主管部门批准的条件下,积极采用。 1.0.3 本条明确本规范与现行有关施工规范的协调与统一。本规范是针对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的特有问题作出规定,以替代和补充有关施工规范中相应的内容。因此,对本规范未列入的有关施工要求,还应遵照有关专项施工规范执行,如坝体堆石填筑,参照《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规范》(SDJ213—83);面板混凝土施工,参照《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一82)。 2 导 流 与 渡 汛 2.0.1 施工导流、渡汛方案的选择,是土石坝施工中极为重要的环节。方案合理,不仅可以降低施工导流费用,还可缩短工期。在确定施工导流渡汛方案时,要充分研究工程所在地的水文、气象、地形、地质等自然情况及施工条件,经过方案比较,择优选用。 2.0.2 面板堆石坝可以在有保护的条件下利用堆石坝体挡水甚至过水渡汛,以减少导流建筑物的规模。这既是降低工程造价的途径之一,也是施工的需要。对于面板堆石坝施工,特别是当工程规模很大或导流流量很大时,若不充分利用这一优点,则往往需要加大导流建筑物规模,使施工费用大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