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C语言版)2014单片机复习题.doc

发布:2017-06-10约7.34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单片机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时序;2、指令;3、变量;4、伪指令;5、存储种类;6、数据类型;7、中断;8、串行通信; 9、波特率;10、字节;11、分辨率;12、三态门;13、OC门;14、总线;15、时钟周期; 二、填空题 1、计算机中最常用的字符信息编码是( )。 2、MCS-51系列单片机为( )位单片机。 3、若不使用MCS-51片内存储器引脚( )必须接地。 4、8051内部有( )ROM和( )个字节RAM。 5、堆栈的地址由( )内容确定,其操作规律是“( )进( )出”。 6、在单片机扩展时,( )口和( )口为地址线,( )口又分时作为数据线。 7、在 MCS-51单片机中,如采用6MHZ晶振,一个机器周期为( )。 8、当80C51的RST引脚上保持( )个机器周期以上的高电平时,80C51即发生复位。 9、当P1口做输入口输入数据时,必须先向该端口的锁存器写入( ),否则输入数据可能出错。 10、若某存储芯片地址线为12根,那么它的存储容量为( )。 11、程序状态寄存器PSW的作用是用来保存程序运行过程中的各种状态信息。其中CY为( ) 标志,当进行( )操作时作为位累加器。OV为( )标志,用于有符号数的加( )运算。 12、消除键盘抖动常用两种方法,一是采用( ),用基本RS触发器构成;二是采用( ), 既测试有键输入时需延时( )后再测试是否有键输入,此方法可判断是否有键抖动。 13、若MCS-51 单片机采用12MHz 的晶振频率,它的机器周期为( ),ALE 引脚输出正脉冲频率 为( )。 14、8051有两个16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T0和T1。它们的功能可由两个控制寄存器( ) 、( )的内容决定,且定时的时间或计数的次数与( )、( )两个寄存器的初值有关。 15、串行口的控制寄存器SCON中,REN的作用是( )。 16、单片机内、外中断源按优先级别分为高级中断和低级中断,级别的高低是由( )寄存器 的置位状态决定的。同一级别中断源的优先顺序是由( )决定的。 17、LED数码显示按显示过程分为( )显示和( )显示2种。 18、单片机串行通信时,若要发送数据,就必须将要发送的数据送至( )单元,若要接收数据 也要到该单元取数。 19、计算机的系统总线有( )、( )和( )。 20、若某8位D/A转换器的输出满刻度电压为+5V,则D/A转换器的分辨率为( )。 21、单片机串行通信时,其波特率分为固定和可变两种方式,在波特率可变的方式中,可采用 ( )的溢出率来设定和计算波特率。 22、P0、P1、P2、P3四个均是( )位的( )口,其中P0的功能是( )。 23、片内RAM可进行位寻址的空间是( ),其对应的位地址范围是( )。 24、8051单片机有( )个中断源,( )级中断优先级别。 25、8255A属于可编程的( )接口芯片,8255A的A通道有( )种工作方式。 8255A的B有( )种工作方式。 26、8051内部的特殊功能寄存器(SFR)共有( )个。 27、8051有两个16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其中定时作用是指对单片机( )脉冲进行计数, 而计数器作用是指对单片机( )脉冲进行计数。 28.由于执行每条指令都要占用CPU的时间,因此采用循环结构并多次重复执行某些指令可实现软件延时。而硬件延时一般是采用单片机的( )再通过软件编程来实现。 29、中断源的是否允许中断是由( )寄存器决定的,中断源的优先级别是由( )寄存器决定的。 30、当单片机CPU响应中断后,程序将自动转移到该中断源所对应的入口地址处,并从该地址开始继续执行程序,通常在该地址处存放转移指令以便转移到中断服务程序。其中INT1 的入口地址为( ),串行口的中断入口地址为( ),T0 的 入口地址为( )。 31、MCS-51单片机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利用( )信号锁存来自( )口的低8位地址信号。 32、MCS-51单片机中有( )个( )位的定时/计数器,可以被设定的工作方式有( )种。 33.当定时器T0计数计满时,由硬件电路使( )置位;最后再由硬件电路使( )复位。 34.C51中的任何程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