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初二物理PEP版第3章物态变化第三节汽化和液化.ppt

发布:2017-05-22约4.52千字共5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解释下面的现象 2.沸腾 那我们烧开水时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它应属于哪种物态变化?我们把这种汽化方式叫沸腾。 合作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水沸腾时有什么特征?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是不是会越来越高? 【猜想】(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鼓励表扬。)下面通过实验,看看和你的生活经验是否一致。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1. 按右图安装器材。 2.从暖瓶中向烧杯中倒入30ml左右的水,点燃酒精灯。 3.实验时小组分工合作,一人 读出温度值并记录在表格中,一人观察实验现象。 4.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 min 记录一次温度填入表格中,并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水中是否产生气泡,画出气泡的简图。 5.在坐标纸上描点,画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图像。 【引导实验】引导学生逐个解决下面问题: 1.采取哪些措施可以使实验“既节约能源又节省时间”? 2.实验中需要哪些器材? 3.实验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课件展示:钟表。各小组利用展示的钟表计时,并每隔0.5 min用钟声提示学生。 沸腾实验 【温馨提示】 1.正确使用温度计,用酒精灯时注意安全; 2.切勿碰翻烧杯,小心烫伤! 3.读数要迅速准确。 沸腾前温度如何变化?沸腾后如何变化? 沸腾时水中出现什么现象?沸腾前后气泡大小 如何变化? (不必细究气泡产生原因) 沸腾前 沸腾时 a、温度计要统一 b、学生观察项目要突出重点: 实验注意事项: 观察阶段 水在沸腾前 水在沸腾时 气泡 温度 声音 观察要求 逐渐升高 大 由小到大 保持不变 由大变小 观察水的沸腾 小 1、沸腾的特点: ⑴沸腾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 ⑵沸腾需要一定的温度 ⑶沸腾非常的剧烈 ⑷沸腾需要吸热 3、沸腾的条件: ⑴温度达到沸点 ⑵继续吸热 2、液体沸腾的温度称做沸点 拓展:高压锅内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所以高压锅内水的沸点高于100℃;高原的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所以高原上水的沸点低于100℃。 做做想想:能用纸做的小锅(如图所示)在酒精灯上烧开水吗?请实际做一做,并说出其中的道理。 (二)液化 【活动二】内容: 1.观察小镜子,向小镜子哈气,观察镜面有什么变化? 2.再将小镜子在火焰上烤一烤,再向小镜子哈气,又看到什么现象?两次有什么不同? 用降低温度的方法能使气体液化。 【学以致用】医生给病人检查口腔时,常把一把带柄的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烧烧口腔镜的目的是使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液化。 设疑:你知道液化现象产生的条件吗? 结论: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你能解释以下几种生活中常见的液化现象吗? 【总结】都是热的水蒸气遇冷的环境而液化成小水珠。 演示:用注射器压缩乙醚气体使其液化。实验中使用了什么方法使气体液化呢? (说明:由于本实验可见度不太大,应该重复做两、三次,让学生仔细观察。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更有利于学生观察。) 化的第二种方法:压缩体积。 液化两种方法: (1)降低温度 (2)压缩体积 【活动三】内容: 请同学们对手吹气和对手哈气,两次手的感觉相同吗?说明了什么? 结论:液化放热 补充:由于液化放热,因此被水蒸气的烫伤比相同温度的开水的烫伤更严重。 思考:电冰箱工作时,其背面为什么会发热? 提问:气体液化时需要吸热还是放热? 讲述:汽化吸热、液化放热规律的应用? 电冰箱工作原理 液态 气态 汽化 液化 (吸热) (放热) 蒸发 沸腾 降温 加压 小结 1.物质从液体变为气态叫______,它有两种方式,分别为______和______;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叫______,它具有_______作用;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______,它有两种方法: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夏天,开空调的房间玻璃上会附有小水滴,这些水滴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而成,这些小水滴出现在玻璃窗的________(填“里面”或“外面”)。 汽化 蒸发 沸腾 制冷 蒸发 液化 压缩体积 降低温度 液化 里面 【反馈练习】 3.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涂抹一下温度计的玻璃泡,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下列各图能比较正确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是( ) D 4.青藏铁路路基两旁各插有一排碗口粗细、高约2米的铁棒(如图所示),我们叫它热棒。热棒在路基下还埋有5米深,整个棒体是中空的,里面封装有适量液氨。热棒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受热发生______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将热传导给空气,气态氨由此冷却________变成了液态氨,又沉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