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重庆煤矿运输事故 煤矿运输事故率上升的原因.doc

发布:2020-10-26约2.03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重庆煤矿运输事故 煤矿运输事故率上升的原因 煤矿运输事故率上升的原因 东欢坨矿?? 杨宝华 摘要:随着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五大自然灾害”事故率虽然下降,然而占煤矿总事故率的一半以上运输事故率却高居不下。本文通过分析运输事故发生的原因来制定出降低运输事故率的相关措施及方法。 关键字:运输? 事故率 措施 方法 在煤矿生产中“五大自然灾害”中有水灾、火灾、顶板事故、瓦斯爆炸和煤尘爆炸。而没有列入“五大自然灾害”的运输事故发生率却排在了“五大自然灾害”之上。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运输事故发生率这样高呢?下面让我们分析一下国有煤矿运输事故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1 “五大自然灾害”事故率下降的原因分析 (1)水灾、火灾人们都形容水火无情,大家都非常重视水灾、火灾的防治,一致认为是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在煤矿井下生产施工中考虑的比较周全,措施落实到位,施工地点周围的水情预测的比较准确。如果有疑问就执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做到有计划的探放水。有效的控制了水灾事故的发生,使水灾事故率逐年呈下降趋势。 (2)火灾、瓦斯及煤尘属于“一通三防”的范畴,三者一并来防治。各矿都有总工程师亲自抓。“一通三防”使用的资金有保证。上级监察机关对“一通三防”的检查比较频繁,各矿都比较重视。这样就大大促进了“一通三防”工作的开展。各矿务局制定了“一通三防”不合格一票否决制,也就是说凡是“一通三防”检查不合格的矿年终不得被评为任何先进奖项。矿安监处都有明确的分工。检查员都有固定人员检查掘进迎头或采煤工作面。凡是发现有“一通三防”不合格的项目不立即进行整改的。有权进行停头停面,整改合格后才许恢复生产。从领导到职工重视程度增强了,在施工过程中欠帐就不大,漏洞就不多,事故率就降低。 随着科学的发展,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煤矿采用了最先进的仪器仪表,应用了新型的防火材料,制定了定期洒水制度。对易产生粉尘的地点实行了喷雾降尘的措施。从根源上控制了粉尘的产生。有些矿安装了有微机控制的井下气体输管抽出分析新技术,矿调度室随时检测到井下掘进迎头、采煤工作面的各种气体的含量,使“一通三防”的技术装备上了一个新台阶,从而有效的控制了火灾、瓦斯爆炸及煤尘爆炸事故的发生。使火灾、瓦斯爆炸及煤尘爆炸事故率也程逐年下降趋势。 (3)顶板事故同样也有效的得到了控制。最近几年,煤巷掘进采用了锚网支护新技术,在顶板煤层或岩层不稳定的状态下。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可采取缩小锚杆间排距、增加锚索加强支护或采取锚架联合支护新措施大大减少了顶板事故的发生。 岩巷掘进采用增加锚杆直径和长度。把原来采用的圆钢改为螺纹钢。并采用锚杆全长铆固新技术。再结合光爆铆喷,使巷道质量大为提高,降低了顶板事故的发生。 在采煤工作面。采用了综采支架及放顶煤新技术。使工作面的顶板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大大降低了顶板事故的发生。 2 运输事故频出的原因分析 运输工作的事故率占煤矿总事故率的一半以上,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近几年来。对运输方面的改造资金投入不足。原有的生产设备没有及时的更新换代,老设备超期运转,没有及时的淘汰; 设备使用混乱。有些单位除主要上下山外的小绞车,谁使用,谁乱开,绞车发生故障不及时维修,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再用时容易发生斜巷跑车事故,管理层对运输事故的发生没有有效的防治措施及办法。这是运输事故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2)斜巷运输不能杜绝工作人员违章蹬勾现象,也不能真正做到斜巷绞车路“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制度。安全设施维护不及时。安全设施的安全可靠性差。斜巷人员躲避洞室设置不足。工作人员当行到斜巷中部绞车开动时,人员无处躲避,也是造成跑车伤人事故的一个主要原因。 (3)胶带运输线路长。皮带巷道环境差。皮带托滚检查、维修跟不上。不转的皮带托滚不及时更换。皮带“五大保护”可靠性能差等原因造成摩擦起火,引燃煤尘和皮带发生火灾事故,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4)工作人员存在违章操作现象,安全意识淡薄。我矿2012年6月,在-500水平大巷,工作人员在车外违章操作电机车,造成跑车事故。 3 降低运输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