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湘教版选修3第二章第二节《中国名景欣赏.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答案:(1)A (2)可溶性的石灰岩(CaCO3)遇到含有二氧化碳(CO2)的水后,石灰岩溶解,形成可溶于水的Ca(HCO3)2。含有Ca(HCO3)2的水由溶洞洞顶渗出,由于压力降低或温度升高,CO2逸出,CaCO3沉淀出来,形成石钟乳和石笋 (3)D (4)岩石的可溶性强 气候条件适宜,水的溶蚀能力强 (5)云贵 (6)七星岩、芦笛岩、冠岩 (7)①充分合理利用其在旅游、仓储、疗养、生物培育等方面的资源价值;②注意避免地基塌陷、环境污染、破坏性开发等超越环境承载量的不良现象。 1.中国园林历史 从商周时期的皇家园林“囿”开始,延续到近代的“园”,足有3000年之久。 中国的园林 2.中国园林分类 比较项目 北方园林 南方园林 园林建筑特点 风格 粗犷 清雅恬淡 规模 宏大 较小 特色 金碧辉煌、幽雅婉丽不足 秀水奇石、院树庭花,布局精巧 建筑色彩 浓重、红黄色调为主 素淡、黑白色调为主 园主的 追求 多为皇家园林,显示皇权的尊荣富贵 多为官、商、文人的私园,追求闲适宁静的心理需要 园林共 同特点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体现和谐美 3.中国园林代表 苏州、扬州、杭州、镇江、无锡、南京、成都等地的古典园林是江南园林的代表。 4.北京颐和园和苏州园林对比 比较 项目 北京颐和园 苏州园林 位置 北京城区西北 太湖东岸苏州市 历史 皇家园林,始建乾隆年间 宋、元、明、清园林均有 规模 宏大 比较小 风格 雄伟开阔 明媚秀丽,玲珑素雅 园主的 追求 显示皇权的尊荣富贵,分万寿山和昆明湖,从空中看,山形如蝙蝠,湖状似寿桃,有“福山寿海”之意 多为私家园林,巧、雅、古、奇为特色,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虎丘园,网师园为代表 指点迷津 我国园林“北雄南秀”的形成主要受南北方建筑技术的影响 这种认识不正确。我国园林“北雄南秀”的成因主要是北方多皇家园林,园主追求显示皇权的尊荣富贵;南方多为私家园林,追求闲适宁静的心理需要。当然也与北方多平原,蓝天白云,南方气候湿润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 学以致用 3.读图,回答问题。 (1)两幅图中,属于皇家园林的代号是________,属于江南园林的代号是________。 (2)北方的皇家园林规模____________,江南私家园林规模________。 (3)北方皇家园林建筑色彩________,多以________为主色调;南方私家园林色彩________,多以________为主色调。 (4)南北方园林在色调上的巨大反差,其用意的不同是什么? 解析:据图可知,规模大的园林是北方园林,规模小的园林是南方园林,北方园林多皇家园林,色彩浓重,南方园林多私家园林,色彩素淡,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差异,一方面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适应个人心理的需求。 答案:(1)② ① (2)宏大 小巧 (3)浓重 红黄 素淡 黑白 (4)皇家园林显示皇权的尊荣,并与北方环境相适应;南方园林主要迎合主人追求闲适宁静的心理需要,又与南方水乡和湿润的气候融为一体。 中国的石窟 石窟 所在位置 始建时代 主要特色 莫高窟 甘肃 敦煌 公元366年隋、唐以至元代均有修建 拥有众多文物、壁画,为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 云冈 石窟 山西大同 北魏 既继承汉代传统,又吸收外来文化 大足 石刻 重庆大足县 唐、五代、宋 石窟艺术以佛教为主,也有道教和儒教的内容 龙门 石窟 河南 北魏 以唐宋时期雕像艺术风格为主的佛教石窟寺 知识拓展 石窟艺术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主要包括石窟雕像艺术和石窟壁画艺术两大类型。石窟雕像艺术主要分布在南方,而石窟壁画艺术主要残存于西北。 出现上述这种分布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壁画易受温度、湿度的影响而被破坏,雕像抗风化侵蚀作用强。我国南方气候湿润多雨,温度高,壁画易损毁;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少雨,加上风沙掩埋,使得一些石窟壁画艺术残存下来。 学以致用 4.石窟,是指开凿于山石、崖壁间的洞室,最初是佛教的修行之地,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有规模的佛教建筑。下图为我国三大石窟分布及开凿年份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敦煌莫高窟位于( ) A.新疆 B.内蒙古 C.甘肃 D.青海 (2)三大石窟的分布图可以反映出( ) A.佛教仅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 B.佛教都分布在我国的山区 C.佛教可能的传播方向和兴盛时期 D.佛教都分布在汉族人口集中地区 (3)敦煌石窟作为宗教文化景观,见证了中国的古代文明,这反映了旅游资源的( ) A.位置相对稳定性 B.历史文化属性 C.美学属性 D.非消耗性 解析:(1)敦煌石窟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千米处。洞窟凿于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之上。(2)石窟是宗教活动的场所,所以它能反映出佛教的传播方向和兴盛时期。(3)敦煌莫高窟现在依然保存着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