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运输巷东回风巷掘进作业规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会
审
人
员 职务 签名 本措施以上人员审查讨论后,一致通过,在执行前先贯彻学习后方可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如有不适之处及时提出修改意见,以部颁规程为准,如遇紧急情况,可先停产后汇报。 矿长 生产副矿长 安全副矿长 机电副矿长 技术负责人 调度主任 安全员 瓦斯员 通风队长 编写 会
审
意
见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我矿2009年度总体设计要求及安全生产发展的需要,决定开拓东运输巷,东回风大巷,与一坑形成通风系统,完善矿井安全生产工艺系统,提高矿井安全生产及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进展的顺利进行,编制东运输、东回风大巷掘进作业规程和安全措施。掘进队在施工前组织全体施工人员学习安全规程和本作业规程,并在班前会上传达到每个施工人员做到精心组织,精心指挥,精心施工,确保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全面达到设计要求。
第一章 概 况
第一节 工作面相对位置
开口坐标
东进风运输巷 X= 4146203.605 Y841
东回风巷 X=4146180.700 Y890
2、工作面位置
本工作面位于井田东北部,工作面以东,以南为实体煤层, 北为4362工作面,西靠一采区皮带巷。 工作面相对地表为丘陵地貌,全部被第三、四系黄土覆盖,无建筑物,黄土覆盖部分为农田,其余为荒坡、山坎.
第二节 地质构造
1、煤层赋存特征;
现掘4#煤层为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段中部,该工作面为半煤岩,煤层平均厚度1.61m,距3号煤层平均厚度为28.86,为本采区的主要可采煤煤层顶底板岩性一般为泥岩,砂质泥岩,此煤层较稳定,但厚度变化较大,大部可采。
2、地质构造
工作面主体构造为单斜构造,倾向东西,走向南北,倾角4°—6°,井田内未发现陷落柱,无岩浆入侵,地质构造属简单型。
3.瓦斯,煤层及煤的自燃性
据吕煤安字(2008)571号文件,瓦斯绝对涌出量为2.01 m3/min,相对涌出量为6.76m3/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0.77m3/min,相对涌出量为2.59m3/t,属低瓦斯矿井。
据2006年6月井下4#煤层煤样,委托山西省煤炭地质研究所检测,4号煤层自然倾向性为II级煤层自燃,属自燃煤层,4#煤尘有爆炸性。煤尘最大爆炸压力为0.39MPa,最大压力上升速度为12.21MPa/s,煤尘云爆炸下限浓度10g/m3,煤尘云最高着火温度500℃,煤尘最低着火温度320℃,煤的吸氧量为0.6811cm3/g。
第三节 水文地质
1、水文地质类型
4#煤层为顶板为砂质泥岩,砂泥岩隔水性富水性弱,岩溶裂隙不发育, 经CzK4太原组和山西组混合试验:单位涌水0.000107—0.00065m3/min,单位涌水量小于5m3/h,通过实测,矿井最小涌水量为5m3/h,最大涌水量为10m3/h.另外,从高程上看,4#煤层开采水平950m,远高于奥灰岩水位820m,故奥灰岩溶水对开采无影响,水文地质属简单型。
2、构造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
井田总体受区域控制,东高西低,工作面开拓在井田东北部,由于东北采空4#积水 ,及受大气降水补给岩溶裂隙水可能影响生产,开拓过程应 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第二章 巷道布置及支护
第一节 巷道布置
一、东进风运输巷.东回风巷、均沿4#煤层底板双巷掘进。
梯形净断面;东运输进风巷、东回风巷、(上2.4米+下2.6米 )×1.8米
二、东运输巷、东回风巷,掘进方位94度,两巷中心距20米;东运输巷掘进60米后与南一顺槽相通,东回风巷掘进200m后改为4度方位掘进75m与南三顺槽相通。
三、工程量
1、东运输巷:T=SLV=5.4×60×1.35=437.4吨
2、东回风巷:T=SLV=5.4×275×1.35=2004.7吨
第二节 支护设计
本工作面全部采用亲口木棚支护,顶板铺铁丝网。棚间距1m,棚梁规格为φ14mm以上坑木,棚腿规格为φ12mm以上坑木,点柱规格为φ12mm以上坑木,柱帽规格为φ600×120×50mm,木楔若干。
一、临时支护:掘进工作面到木棚架之间必须使用戴帽点柱进行临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最大控顶距小于1m。
二、正规支护:放炮后,工人待炮烟吹散后进入工作面,首先敲帮问顶,除掉伞檐、活矸、活石,出煤清底打木棚架,“四六”盘帮勾顶,支柱迎山有力,倾角增加6-8°,迎山增加2-3°,柱腿一条线,不得空帮空顶,前穷后空,支架不得支在浮煤或矸石上,必须见实底且柱窝深5-10公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