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肇庆市旅游业“十一五”发展规划.doc

发布:2017-09-25约字共6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肇庆市旅游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第一章 总 则 一、规划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规划通则》编制本规划。本规划是肇庆市旅游业在“十一五”(2006—2010年)期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编制下一层次区域旅游业发展规划和肇庆市所辖各类旅游景区(点)专项规划的依据,上述各类型规划必须服从本规划的统一要求。 二、规划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念,创造新的旅游产品和新的旅游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结合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和建设文化名市发展文化产业的工作,充分领会中共肇庆市委、市人民政府提出的“花园式、山水城、生态型、现代化”的城市发展纲领,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各方联动的原则,积极实施龙头带动、精品名牌、特色文化、科技兴旅策略,深化体制改革,扩大招商引资,在巩固传统观光旅游的基础上,着力发展集观光、休闲、度假、会议于一体的复合型旅游,完善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体系,增强产业综合竞争力,使旅游业成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第二章 旅游目的地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保障措施 一、 旅游目的地定义和发展原则 (一)定义 对于一个自然人而言,旅游目的地有别于居住目的地、学习目的地(如上大学)、工作目的地、移民目的地等各种类型的长住性目的地。当然旅游目的地也是一个综合性、多类型、多层次的概念,它包含观光目的地、商务目的地、会议目的地、度假目的地等一切满足游客短期居、停的目的地。当然,就旅游主体(城市或区域)而言,要通过追求目标动机的实现而形成旅游目的地的现实,从追求到目标的实现,这中间需要旅游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而达到客体——游客的消费,一个系列化的营销过程,它既需要传统意义上的个别的旅游吸引物,又需要“旅游目的地”整个区域作为“发展的空间”,这个“空间”既要有环境要素,又要有吸引要素,更要有周到精心的服务要素等要素的体现。 (二)发展原则 世界各国发展旅游业的基本通则体现为三个基本目的:努力吸引更多的游人前来;努力使游人停留更长的时间;努力使停留者形成更多的消费。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旅游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对三个努力方向和结果也是不同的。可能起步开发阶段主要是“使游人前来”;发展阶段主要是“使游人停留时间长些”;成熟阶段主要是“使停留者形成更多消费”时期,显然肇庆在“十一五”期间处于上述的从发展阶段走向成熟阶段的转型期。 基于对游客负责的态度,依照“广东乃至中国重要的观光、休闲、度假、会议、修学等多元性的国内外著名的旅游目的地”的总原则,需要坚持: 1.市场导向原则。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分析肇庆这个旅游目的地在全国、全省旅游大市场中的位置和市场;二是充分考虑来肇庆旅游的现实游客和潜在游客的不同消费需求;三是投资市场,旅游开发要考虑资金来源和投资效果,通过合理的制度和机制来规范肇庆的旅游投资市场是非常必要的。 2.时代特色原则。包括二层意义:一是旅游项目的开发要具有时代气息和新的特色;二是旅游景观,尤其是人文景观要具有历史感和时代感。 3.品牌塑造原则。品牌效应是现代旅游业发展中营销战略的重要方面,在“十一五”期间,我们要充分围绕不同的旅游目的地建设,创造围绕不同游客的不同的旅游产品,塑造品牌的过程中,在做出准确市场判断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市场营销和包装。 4.阅历产业原则。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是一个产品层次不断递进创新的关系过程,也是围绕诸多产业相互强化的关系过程。建设一流的旅游目的地,须围绕创造体验经济和阅历产业,提供新的生活方式,培育新的价值观,不断产生出各种新的阅历产业。 5.提升消费质量原则。由以往的强调游客的流量增加转变为游客的停留期长、消费费用的增加。 二、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战略 (一)肇庆市全市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定位 肇庆置身于泛珠三角范围内珠江三角洲连接大西南的重要经济廊道和交通枢纽以及粤西与桂东交汇的区域物流中心,1962年、1976年、1988年、1995年的四次城市总体规划,均将旅游业定位为以端州及城区为主要范围的国家风景旅游城市和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世纪之交,东临珠三角核心区城市群所造成的城市旅游的挤压,西遇依托自然资源发展旅游的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桂林的强力挑战。同时,周边的清远、梧州及粤北的韶关等地在资源供给、产品档次、交通区位上与肇庆相似,形成强有力的竞争。 依托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优势,依托“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两块传统禀赋,从在区域内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观光旅游目的地,向着细分客源市场、创造多种旅游产品、提升知名度和品牌效应观光、度假、养生、商务、会务、修学、温泉、体育、农家乐、古村落等多类型的全境域的整体空间旅游目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