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船舶与港口防污染技术.ppt

发布:2017-05-21约3.97千字共3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船舶防污底对海洋的污染 为清洁船底,人们采用防污漆来驱除或杀死船壳上的附着生物。 经研究和调查表明某些用于船舶上的防污底系统,有剧毒性并对水生生物及其栖息地,乃至整个生态系统产生显著的毒害作用。 拆船对环境的污染 废船在拆解中可能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油污水、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 1.6防止海洋与港口污染的意义 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海洋 2001年,联合国首次提出“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是人类存在与发展的资源宝库和最后空间。海洋石油工业、滨海旅游业、现代海洋渔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组成的世界四大海洋支柱产业已经形成,发展前景看好。海洋产业的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新增长点。 海洋环境污染形势日趋严峻 20世纪以来,随着全球沿海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人类在开发海洋资源的同时,也向海洋排防了废水、废渣及其他各类有毒有害物质,使海洋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除石油污染外,重金属、农药及多氯联苯、有机物质和营养盐、放射性废物、固体废物和余热等均对海洋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 虽然,对海洋造成污染危害的污染物来自各个方面,但船舶是直接造成海洋污染的重要方面。 船舶作为流动污染源,具有这样一些特色: 1)直接污染; 2)流动,难以监测; 3)数量密度大,单船数量可能不大,但总量较大。 海洋本身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但海洋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要防止因人类活动而使进入海洋的物质和能量超出海洋的自净能力造成污染。 海洋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同时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既要保证适度的经济增长与结构优化,又要保持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良化,从而做到环境与经济相协调,实现持续共进,有序发展。 环境保护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保护海洋环境的有力保证。环境保护现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 第二章 船舶防污染国际公约和国家法规 勤学善思厚德求新 勤学善思厚德求新 勤学善思厚德求新 船舶与港口防污染技术 第一章 防止海洋与港口污染的意义 船舶对海洋环境造成的污染: 1.船舶营运中操作性排放污染 1)船舶冷却水的污染 2)船舶货舱洗涤水的污染 3)船舶压载水的污染 4)船舶生活和卫生用水的污染 5)船舶垃圾物的污染 6)船舶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2.船舶事故性排放污染 1)为营救船舶、货物或人员生命安全而进行的应急排放 2)由于海损、机损事故造成船体或设备系统破坏而引起的事故性排放 目前,船舶营运中对海洋造成污染主要有以下7个方面: 船舶石油运输所造成的石油污染; 散装液体化学品运输所造成的散装有毒液体物质污染; 包装危险货物运输所造成的的包装有害物质污染; 船舶生活污水污染; 船舶垃圾污染; 船舶对空气的污染; 船舶压载水和沉淀物污染; 一、油品 石脑油 喷气燃料类 汽油类 汽油调和料类 油品指船舶装载的货油和船舶在营运过程中使用的油品。 MAPORL73/78附录1中列出44种,大致可分为以下8类: 轻柴油 馏分油 油类 沥青溶液 VLCC: Very large crude carrier 16~40万吨级的巨型油轮 ULCC: Ultra large crude carrier 40万吨级以上的超级油轮 二、油轮 1)舱底水 机舱舱底水是机舱内各闸阀和管路中漏出的水与机器运转时漏出的润滑油,主辅机燃料油,加油时的溢出油,机械及机舱板洗刷时产生的油污水等混合在一起形成的的含油污水。 水中的成分复杂,除含多种油份和机械杂质外,在机舱清洗时还会有清洗剂成分,它将产生油的乳化,影响油污水的处理效果。 三、污染途径 一艘船的舱底水发生量一般每年平均为该船总吨位的10%左右。油船和其他非油船均有此类污水产生。 根据IMO估算,柴油机油船和汽轮机油船每天各产生75L和25L的含油舱底水。80年代前全世界约有7100艘油船在营运,柴油机和汽轮机油船各占一半,一年营运300天计,则每年产生的含油舱底水为 舱底水的水量与船舶的新旧、航行、停泊作业时间的长短和维修及管理状况有关。 2)残油 燃油与滑油分油机排出的残渣和水分,油水分离器分离出来的油,柴油机扫气箱泄放出的废油等 3)压舱水 沿海油船空载所需压载水量为总载油量的20%-25%, 远洋油船空载所需压载水量为总载油量35%-40%, 远洋油船空载所需压载水量为总载油量为40%-50%, 特殊情况下高达50%-60%。 油船卸油后,为确保空载航行安全,必须装压载水保持船舶稳性。 根据航区和气候条件决定压载水的数量。 粘附在舱壁上的残油量约占载油量的2‰-5‰,老式的油船舱壁粘油高达0.5%-1%。 5万吨级油船的残油量可达200t;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