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999年(上)高等教育结构力学自学考试.doc

发布:2017-06-07约1.59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999年(上)高等教育结构力学自学考试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本课程讨论的对象是______结构,是由______组成。 2、一个体系上增加或撤除二元体,对原体系的组成分析是______影响的。 3、荷载作用下的静定多跨梁进行内力分析,为简化计算,应先计算______后计算______。 4、力学分析中的叠加原理是指结构中一组荷载作用所产生的效果等于______。 5、图1所示结构MAB为______、______侧受拉。 6、图2所示有拉杆拱在荷载作用下,NDE(受拉为正)为______。 7、图3所示桁架有______根零杆。 8、单位荷载法是应用______原理建立起来的。 9、图4所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为______次。 10、图5所示结构用位移法求解时,转角未知量个数为______,独立结点线位移未知量个数为______。(各杆EI=常数) 11、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6所示连续梁时,结点C的不平衡力矩(顺时针转为正)为______。 12、图7(a)所示对称结构、对称荷载作用,利用对称性,画出结构简化后的计算简图在图(b)上。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6分) 1、图1两结构及其荷载作用状态,它们的内力情况符合( )。 A、弯矩相同,剪力不同 B、弯矩相同,轴力不同 C、弯矩不同,剪力相同 D、弯矩不同,轴力不同 2、图2所示有拉杆三铰拱,截面D的几何尺寸见图,截面D的M为( )。 A、2 kN·m (下侧受拉) B、0 C、-1 kN·m (上侧受拉) D、-3 kN·m (上侧受拉) 3、图3所示组合结构中杆件AB的内力(受拉为正)为( )。 A、qι __ √2 qι B、-------- 2 qι C、----- 2 D、0 4、图4所示简支梁,P=1在AC段上移动时,弯矩Mc的影响线方程为( )。 A、(ι-x)a/ι B、-(ι-x)a/ι C、xb/ι D、-xb/ι 5、图5所示梁截面C的转角φc为(顺时针转为正)( )。 4Pι2 2Pι2 Pι2 4Pι2 A、------- B、------- C、------- D、------- EI EI EI 3EI 6、图6所示为一刚架的力法基本体系,E=常数,其δ12为( )。 A、0 B、8/EI C、16/EI D、24/EI 7、位移法解图7(a)所示的结构内力时,若取图(b)为基本体系,则主系数k11值为( )。 A、4i B、6i C、i D、10i 8、图8所示各结构,可直接用力矩分配法计算的是( )。 A、 B、 C、 D、 三、计算分析题(本大题含8个小题,共60分) 1、对图1所示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作出结论。(6分) 2、作图2所示结构的弯矩图。(8分) 3、改正图3所示M图。(5分) 4、求图4所示桁架杆a、b内力。(7分) 5、作图5所示结构的Mc影响线,设Mc以左侧受拉为正。(6分) 6、求图6所示结构(EI=常数)C截面的转角。(8分) 7、用力法计算图7所示结构,并作M图。(各杆EI相同)(10分) 8、用位移法计算图8所示结构,各杆EI相同,并作M图。(10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