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2.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选址的影响 3.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影响城市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 商业中心是指一个城市里经济、贸易活动最繁华的地带。 钟鼓楼市场 三足鼎立格局形成 环路沿线商业中心出现 前门和王府井两在商业中心的出现与铁路与公路运输的发展相关 钟鼓楼市场的出现与当时的大运河相关 三个相隔离的商业区的出现与当时城内交通的阻隔相关 三个相对隔离的区域 钟鼓楼市场 环状商业中心 阅读案例3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京不同时期商业中心与交通的发展变化 三足鼎立 3.交通运输对商业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学法指导】 商业中心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在它的周围要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和销售区(前者决定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后者决定于人口密度、数量和消费水平); (2)要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便于商品的集散。 4.交通线路的改变常会引起集镇的繁荣或衰落 如:陕西省勉县的长林镇的繁荣与衰落 交通运输线路的变化对集镇商业的影响 航道的起点、终点或交通的交叉点 促进集镇商业繁荣 使集镇商业衰落 因航道延伸或交通线路的改线 交通运输方式变化对商业网点分布影响的分析思路 (1)私人小汽车普及;商业中心趋于分散;商业中心辐射范围扩展。 (2)高速公路建设,城郊快速道路网形成;发达国家的传统中心商业区衰落,新的商业网点配置于城市边缘交通位置优越的地方。 (3)城市郊区交通运输布局改变;城市郊区形成新的商业中心。 * 乡村 城镇 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 车站 铁路线 石家庄原来不过是正定县的一个小村庄,当初京广铁路修到正定县城时,把车站往南迁了十几千米,建在了石家庄。后来石德、石太铁路又在这里与京广线相交,石家庄成了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成为河北省的省会,而正定县城仍不过是座3万人的小城。 正定县城 石家庄 石太线 石德线 思考:这种变化时谁导致的? 京 广 线 学习目标: 1.了解交通运输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2.了解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3.运用具体材料,分析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态,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重难点) 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不仅包括房屋建筑,还包括与居住直接有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 一般将聚落分为乡村和城市。 聚落空间形态:聚落的外部形态。如在第二单元中城市形态。 思考:聚落空间形态与交通干线之间往往具有什么关系? 1.交通运输方式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思考:嘉兴市聚落形态主要经历了几次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案例:嘉兴聚落形态的变化 (1)、新的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阅读案例2思考: 1、嘉兴市城市形态如何演变?并详细说明各个阶段形成的原因。 2、嘉兴市聚落形态说明了什么? 3、浙江省嘉兴市的城市形态是随着什么运输的发展而变化的? (1)新的交通方式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嘉兴市的演变 唐宋时期 初始形态 团块状地域形态 明清时期 城区河流淤塞 1909年 沪杭铁路通车 沿铁路迅速发展 70年代后期 沿公路逐渐演变成星状 公路发展迅速 沿 河、铁路、公路扩展 沿环城河道向东、北方向发展 新的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聚落总是沿交通线扩展。 时间 唐宋时期 明清时期 1909年 新中国初期 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 70年代后期 城市形态及变化特点 城市形态逐渐演变成星状 以老城为中心,沿四条公路及运河伸展 向外扩张 团块状地域形态 沿环城河道向东、北两个方向伸展 沿铁路迅速延展 仍以沿河伸展为主 变化原因 城区河流频繁淤塞 沪杭铁路通车 陆路交通发展缓慢 公路运输迅速发展 外围建立许多工厂 初始状态 嘉兴市的城市形态变化,是随着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 扬州的变迁 扬州南临长江,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有“淮左名都”、“富甲天下”的美誉。自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以后,古代扬州几度繁荣,曾是我国水陆交通枢纽和盐运中心,南北漕运的咽喉,东南第一大都会。到了清代,扬州城市人口超过50万,为当时世界上著名大城市之一。 思考 1、扬州发展和衰落的原因各是什么? 2、推测京杭大运河兴盛时扬州的空间形态如何变化? 扬州 1、扬州发展的原因是京杭大运河的开凿、通航。 衰落的原因是:大运河的淤塞,加之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 (2)交通方式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随着大运河的开凿、通航和我国南北方贸易活动的日渐频繁,扬州、济宁等运河城市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扬州还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成为我国商业贸易最繁荣的城市。后来,由于大运河的淤塞、海上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