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04年玉林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doc

发布:2017-06-09约7.83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4年玉林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 1、请把下面一句话抄写在田字格中,字体力求工事、匀称、美观。(3分) 将爱心送给别人,把信心留给自己。 字体端正、布局合理、整体美观的评3分,只达其中一项要求的评2分,完全不达要求的评1分。 2.读准字音才能说好普通话。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3分) A。热忱(ch?n)  淳(ch’n)朴 渊(y?n)博 精神抖擞(sh?u) B。狭隘(?i)   憋(bi…) 闷 倦怠(t?i) 销声匿(n?)迹 C。田圃(p“)   丘壑(h?) 池沼(zh?o) 熠(y?)熠生辉 D。晶莹(y?ng) 妥(tu?)贴 匀称(ch?n) 赫(h?)赫有名 3.请根据下面情境,按要求答题。(5分) 班里的“小书法家”!小丽正在书写一幅参赛的书法作品。大功即将告咸。毛手毛脚的小映突 然凑上来碰到了她的手,一幅艺术作品立刻惨不忍睹。小丽气恼地瞪了小映一眼。小映赶忙道 歉,见小丽还在气头上,又莞尔一笑,说:“微笑是人类最好看的表情。” (1)小映这句话的意思是:围绕“请不要生气”的意思作答即可。例如:请别生气;请你用微笑来 对待这件不愉快的事情;生气(发火)会损坏你美好的形象;生气(发火)会破坏同学问友好的关系。 (2)假如你产小丽,你将会对小映说:从顺意化解方面回答。如:谢谢你的提醒,我重写一幅好了;为了人类更好看,我接受你的微笑。 4。学习古诗文,要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请填写出下列空缺的句子。(5分)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社少府之任蜀州》)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4)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望着明月遥祝兄弟平安,现在人们也常常用来祝福亲友的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陈水扁要搞“台独”,遭到了海峡两岸人民的强烈反对。这正如《<孟子>二章》中写的那样: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或: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或者:失道寡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二、古诗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5~10题。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田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其意,欲辨已忘言。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A、诗的前四句道出了作者的体验:要拥有心灵的字根表,就应该脱离喧嚣的环境,投身到大自然中,尽情体会生活的乐趣。 B。“山气日夕佳”中的“佳”字,写出于作者对山气缭绕、夕阳西下这土贳象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归 隐田园的惬意情怀。 C。“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意思是:这种生活让人体会到人生的真正意义,但无法用语言表 达,只能用心灵去感受。 D。本诗描写了恬静、闲适的生活,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相亲相融的境界。 6。古人往往以所喜爱的花来表明自己的志趣。你觉得诗中的“采菊”与“真意”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3分) 答:“采菊”一方面说明作者爱菊,追求菊那样高尚的品格,另一方面“采菊”这种自得其乐的生活正体现了作者的清高自洁、不慕荣利。作者认为,具有菊花般品格的人和拥有“采菊”这种闲适生活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共3分,能理解“采菊”内涵评1分,点明二才关系评2分)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青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 A虽乘御风不以疾也 寡人无疾  B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C哀转久绝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D良多趣味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8。对下列各组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有误的一项是(C) A春冬之时(的)         吾欲之南海(往,到) 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自从) C其间千二百里(其中)      其真无马邪(这里) D故渔歌曰(所以)         桓侯故使人间之(特意) 9、请把“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