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技术基础概论详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第1章 软件技术概述;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一.计算机系统;3.巨型计算机;①中国在超级计算机方面发展迅速,跃升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家当中。
②中国在1983年就研制出第一台超级计算机银河一号,使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独立设计和研制超级计算机的国家。?
③2010年11月16日,在国际超级计算机TOP500组织正式发布第36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上,中国研制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以峰值速度4700万亿次、持续速度2566万亿次每秒浮点运算的优异性能,位居世界第一。比排名第二的美国“美洲虎”超级计算机快了1000万亿次。
④2015年11月16日,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在美国公布,“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以每秒33.86千万亿次连续第六度称雄。
;4.无处不在的嵌入式家族;第 * 页;二.计算机硬件及其发展;4.计算机硬件的发展;5.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6.Pentium IV(2000);7.双核处理器(2005);8.三核、四核、六核处理器;三.计算机软件;㈠.软件的两方面含义;㈡. 软件的静态和动态属性;㈢. 软件的特征;㈣. 软件的分类;㈤. 常见软件介绍;4. 办公软件组件:
⑴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处理软件、演示制
作软件、个人数据库、个人信息管理软件等。
5. 多媒体处理软件:
⑴多媒体处理软件主要包括图形、图像处理、
动画制作、音频视频处理、桌面排版等。
6. 程序开发工具环境:
⑴集成的环境中、包含了语言编辑器(有的还包括界面和外观的编辑)、调试工具、编译工具、运行工具、图标图像制作工具等。;7. Internet工具软件:
⑴主要有Web服务器软件,Web浏览器,文件传送
工具、远程访问工具、邮件软件、新闻阅读工具、
信息检索、多媒体、Web页创作工具等。
8. 系统工具软件:
⑴帮助操作系统更有效地完成系统的管理和维护。
包括杀病毒软件、文件压缩、快速复制工具、磁
盘维护与诊断工具、实用工具软件等。
9. 其它一些常见软件:
⑴学习、游戏软件、电子字典、各种小工具软件
;四. 硬件与软件的关系;3.硬件是计算机系统的物质基础、软件是提高计算
机系统效率和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程序扩展;
它们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4.好的软件能充分发挥硬件的性能、提升计算机的
价值。各类软件技术的最终目的就是设计出好的
软件,以便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和发挥硬件的能
力、使计算机系统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5.“没有软件的硬件是僵尸、没有硬件的软件是幽灵”
;五.软件技术概述;五.软件技术的研究领域;1.2 程序与程序设计语言;㈠程序设计语言;举例;⑷高级语言的优点;⑸语言翻译;1.3 数据结构与算法;4.算法;1.4 操作系统;第 * 页;1.5 数据库技术;1.6 软件工程;2.软件工程概念;3.软件工程的基本目标;4.软件生命周期;5.软件生命周期阶段;6.软件开发模型;㈠.瀑布模型:
①各阶段间具有顺序性和依赖性。即后一阶段工作必须在前一阶段工作完成后才能进行,前一阶段的输出文档是后一阶段的输入文档。
②质量保证机制的依赖性。即每一步都必须循序渐进,及早消除故障隐患,保证本阶段的工作的质量,从而达到保证整体软件质量的目的。
③推迟实现原则。前一阶段工作做的越细、越扎实,后一阶段工作进行的就越顺利,强调“宁慢求好”。因此,各阶段工作总是容易一拖再拖,致使整个工期推迟实现。显然瀑布模型不能满足呈爆炸状增长的社会应用需求。 ;软件开发模型之一:瀑布模型;㈡.原型模型
⑴也称样品模式,即开始提出一个样品雏形,通过不断改进,完善样品,使得最后得到用户所需要的产品。
⑵由于在项目开发初始阶段人们对软件的需求认识常常弄不清楚,原型模型提出分两次开发软件能较好地使用户满意:
①第一次只是试验开发,其目标在于探索可行性,弄清软件需求。通常把第一次得到的试验性产品称为原型。
②第二次则在原型基础上获得较满意的软件产品。
③显然,原型模型在克服瀑布模型缺点,减少由于软件需求不明确而给开发工作带来的风险,有着显著的效果。;软件开发模型之二:原型模型;⑶原型模型的优点:
①开发人员和用户在原型上达成一致,共同承担因修改原型而造成的风险,用户成了名副其实的开发组成员。可以减少设计中的错误和开发中的风险,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准确性、正确性以及用户的满意程度。
②缩短了开发周期,加快了工程进度,降低了成本。
⑷原形模型的缺点:原型样品只是一个临时的系统,它没有考虑整体的质量和日后的可维护性等问题。;㈢.螺旋模型
⑴螺旋模型将瀑布模型与原型模型结合起来,并且加入风险分析,构成具有特色的模式,可以弥补前两种模型的不足。
⑵螺旋模型将工程分为4个主要活动:制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