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永续发展指标系统修正版.ppt

发布:2017-09-25约字共2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永續發展指標系統修正版 永續會秘書處 98年12月31日 指標修正版作業之依據 ˙依據永續會第25次工作會議(97年12月25日)之決議事項辦理: 1、以聯合國第三版永續發展指標系統(2007年10月)為「架構」、以現行永續發展指標為「種子」、參考國際永續發展相關評比指標(ESI 、EPI)及先進國家永續指標進行研擬,俾與國際接軌。 2、98年6月底前完成修正版指標草案、12月完成定稿;99年起以修正版之指標系統公布98年度計算結果。 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系統之發表 一、第一版 永續發展指標系統(1996年) 以D S R架構為架構發布,D為Driving force(與Pressure同義);S為State;R為Response,共計132項指標,其中D 有42項、S有53項、R有37項。 二、第二版 永續發展指標系統(2001年) 分Theme、Sub–theme、Indicator三個層次;社會面、環境面、經濟面及制度面等4個類別。其中Theme有16項、 Sub–theme有38項、Indicator有58項。 三、第三版 永續發展指標系統(2007年10月) 分為Theme、Sub–theme、Indicator三個層次;核心(Core)及非核心指標二類別。其中Core Indicator 50項、非核心指標46項,合計96項指標。 聯合國第三版永續發展指標 修正版永續指標作業過程 1、永續會秘書處依據第25次工作會議決議,以聯合國第三版指標系統做為修正版指標系統「架構」、以現行永續發展指標為「種子」、參考國際永續發展評比指標(ESI 、EPI)及先進國家永續指標進行草擬,98年2月完成草案初稿。 2、98年3月4日,召開「第一次部會協商會議」,請主政機關確認(或修改)指標名稱、計算公式,指標須可改善性、數據須可取得及可信賴。 3、永續會秘書處於98年4月期間,辦理北、中、南、東4場修正版指標系統分區座談會。 永續發展指標北區座談會 98. 4. 6 98年5月25日,召開「第二次部會協商會議」,請主政機關確認並提供「適切」之指標名稱、定義及計算公式等(指標須具「永續性」及「可改善性」;數據須「可取得」及「可信賴」)。 98年6月,完成基於永續會第25次工作會議決議之「以聯合國第三版指標為基礎架構、以現行指標為種子」之修正版指標系統(草案),計:11面向、40議題、92指標。 98年7月,「永續發展政策綱領」(草案) 編審小組委員「建議」,修正版永續指標宜與研擬中之「永續發展政策綱領」有所對應。秘書處於8月函請「永續發展政策綱領」 (草案)面向及議題主政機關,思考追加對應指標。 98年10月21日,秘書處召開「第三次部會協商會議」(7位委員出席) ,討論部會所追加之對應指標,並請主政機關若對應有所困難,務必文字說明。 98年12月1日,秘書處召開「第四次部會協商會議」( 7位委員出席),討論:(1)與政策綱領對應事宜(最終超過8成綱領議題有指標之對應)、(2)與聯合國第三版指標之對應(社會面向)等議題,並請指標須增加及修正之部會,以首長名義函復。 秘書處12月24日,彙總完成修正版指標系統草案第5稿。 現行永續指標之對應(37/41) 永續發展指標修正版(草案) 12 面向 41 議 題 PDCA – 持續改善 結 語 1、修正版之指標系統涵括範疇甚廣,應足以反應國家永續發展推動成效。 1、修正版指標系統將採滾動式修正(增減指標),經相關「分組會議」討論確定後,提「工作會議」報告確認。 2、修正版指標系統如獲通過,可望於99年8–9月以修正版指標系統,公佈98年永續發展推度成果。 * 我國現行永續發展指標系統(PSR) 98年7月17日 98年7月17日 3 11 27 指標項目 0 持平 0 背離永續 6 面向綜合指數 趨向永續 97年結果與去(96)年比較 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公噸/人) 11.17 (-4.77%)00 256,974.00(-4.42%) 97 11.7350 268869.00 96 11.6200 265276.00 95 11.3250 257260.00 94 11.0000 249126.00 93 10.5200 237289.00 92 10.1200 227345.00 91 9.8000 218954.00 90 9.6750 214486.00 89 8.98 2201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