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人防工程质量控制点.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5.9.1测量放线监理控制点及控制手段-1
序号 项目 质量控制点 控制手段 1 测量放线 对测量设备的控制 对仪器使用状态进行检验 2 对测量人员的控制 检查供测量人员的上岗证 3 对坐标点和高程水准点的控制 核查测量放线方案,巡视检查测量过程,复查测量结果 4 施工沉降观测 检查沉降观测方法、沉降观测记录 5 测量精度控制 监理工程师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中的有关规定认真复核,并监督和检查施工单位对控制桩设置和保护。 6 对测量设备的控制 检查并要求施工单位提供经法定计量检定部门对测量仪器进行周期检定的合格证和有效期,督促施工单位测量人员对仪器使用状态进行检验。 7 对测量人员的控制 检查并要求施工单位提供测量人员的上岗证、
现场验检测量
人员的专业技能。 8 对坐标点和高程水准点控制 测量放线方案 审查测量放线方案,批准后,建立坐标控制网络 9 建立高程控制网 监督以业主现场交验的高程控制点为基准,逐段引测,建立高程控制网。 10 平面控制网和标高控制点 监理复核 对坐标点和高程水准点的控制 5.9.1测量放线监理控制点及控制手段-2
11 对坐标点和高程水准点控制 控制网点的保护 巡查检查 12 施工垂直度的控制 采用内控法控制 监督建立控制网和投测作业 13 测量偏差 复核检查、查验投测记录。确保层间垂直度偏差不超过3mm,全高垂直度测量偏差不超过3H/10000(H为总高度)、且不大于20mm(H>90m时)。 14 地下室施工测量 基坑外围边线 按基坑开挖图纸的要求,量测或检查放线记录 15 基坑完工引测 在混凝土垫层施工完毕后,将基坑围护桩间木板上的轴线控制点引测到垫层上,用红油漆标记 16 施工沉降观测 观测单位资质 核查观测单位资质文件 17 观测方法 审核观测方法、观测点的设置 18 观测记录 检查观测记录,符合观测方案规定的观测频率和结果
5.9.2基坑挖土及基坑支护监理控制点及控制手段-1
序号 项目 质量控制点 控制手段 1.1 专项方案 基坑围护设计方案 参加专家论证,做好会议记录 1.2 基坑围护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审核施工方案,参加专家论证,做好会议记录; 建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总监理工程师与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在根据论证报告修改完善的专项方案签字; 不需专家论证的专项方案,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 2.1 基坑挖土 基坑土方工程开挖顺序 巡视检查按施工方案实施,与支护结构施工顺序匹配。遵守分段开挖、分段支护的原则。 2.2 土方开挖顺序 巡视检查上层土钉、锚索注浆体及喷射混凝土面层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进行下层土方的开挖 2.3 基坑四周、基坑外侧和基坑内的排水 巡视检查按施工方案实施 2.4 机械挖土深度 巡视检查机械挖土挖至近基底标高时,坑面须预300mm厚余土,由人工挖运,修整。 2.5 坡面平整及坡率 量测土钉墙工作面开挖坡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为±20mm,坡率 5.9.2基坑挖土及基坑支护监理控制点及控制手段-2
3.1 3.土钉墙 原材料质量 核查进场的原材料的质保单、复验报告,并对进场材料进行现场检查,对材料复试进行见证取样、送样;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机械设备报审表。 3.2 钢筋网施工 巡视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网绑扎、纵向通长加强筋 3.3 混凝土喷射作业 旁站监督,混凝土混凝土喷射应二次喷射作业,旁站留取凝土试块取样 3.4 锚管施工 巡视检查锚管位置、钻孔直径、深度及角度、插入长度 3.5 坑边堆载限制 巡视检查基坑周边10m范围内堆载限制 3.6 注浆施工 巡视检查注浆配比、压力及注浆量、喷锚墙面厚度及强度 3.7 钢筋、锚管应力。 巡视检查,见证锚管(杆)抗拔试验。 4.1 4.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 材料质量 核查出厂合格证明,按要求抽样送检 4.2 桩位偏差 量测检查桩位偏差不应大于50mm 4.4 止水帷幕施工时限 巡视检查,并做监理记录。高压喷射桩止水帷幕应在周边钻孔桩施工完毕后进行 4.5 成孔及喷射混凝土 巡视检查,并做监理记录
5.9.2基坑挖土及基坑支护监理控制点及控制手段-3
4.6 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 成孔及喷射混凝土 巡视检查,并做监理记录 4.7 巡视检查,并做监理记录。压力表所示压力出现异常情况或发生故障时,应停止提升和旋喷 4.8 巡视检查,并做监理记录。钻杆的旋转和提升应连续进行,不得中断 4.9 实际加固效果评价 根据工程要求和当地经验采用开挖检查、取芯(常规取芯或软取芯)、标准贯入试验、载荷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