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洲地理 13 演示文稿.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五大湖 美洲大陆的地中海 五大湖剖面示意图 五大湖水面高低不同,由西向东逐级降低,伊利湖与安大略湖之间有将近100米的落差,并有一个断层陡岸,从而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尼亚加拉瀑布。 尼亚加拉瀑布风光 外来移民大汇集,英裔和法裔较多,英语为主。原有居民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是黄种人 ①、土著人——印第安人、因纽特人——黄种人——居住在保留地或北极圈内 ②、欧洲人——移入——白种人——移民及其后裔 ③、亚洲人——骗入——黄种人——华人集中区有旧金山、洛杉矶、多伦多 ④、非洲人——拐入——黑种人——从非洲中部和西部贩卖而来 ⑤、拉美人——二战后迁移而来——经济原因 高新技术工业 丰富的资源 加拿大是世界上的资源大国之一,森林、矿产、水能、渔业资源都很丰富。 森林: 全国约有一半土地被森林所覆盖,其中80%是针叶林,它们是木材加工和造纸工业的原料。南部大湖区域也生长有阔叶林。 国旗——枫叶,“枫叶之邦” 加拿大矿产资源的种类多,储量大,许多储量居世界首位或前列,是加拿大重要的出口物资。 加拿大河湖众多,水能资源丰富。 加拿大有广阔的海洋,众多的河湖,水产资源也很丰富。大西洋上的纽芬兰岛附近海域,寒暖流在这里交汇,是世界著名渔场之一。 工业和农牧业发达 在其人口稀疏区是森林、皮毛、矿产资源丰富的宝地,所以加拿大已成为世界上矿产、新闻纸、木材、小麦、水产品等资源和原料的出口国,在各项生产中,机械化程度高 。 利用西部草原种植小麦,饲养肉用牛。 大湖区域种植玉米、大麦等饲料,发展乳牛业。 重要经纬线: 120°W 100°W 80°W 49°N 40°N 30°N 美 国 二、美国自然条件的特点 (五大特点) 1、本土地处北温带,阿拉斯加为寒带和亚寒带,夏威夷是 热带海洋上的岛屿,面积不大,风光绮丽。 2、本土三面濒临海洋,沿海地区多优良港湾,冬季不冻, 海上航运便利。 3、西部为落基山脉,东部有低缓的阿巴拉契亚山地,中部 为广阔的大平原,平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一半以上。美国 耕地面积广大,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 4、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灌溉、航运和发电提供了有利的 条件。密西西比河纵贯中部平原,航运便利。 5、美国的矿产、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丰富,煤、石油、 天然气、铜、铁等矿产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森 林的覆盖率占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一,草原面积广阔,对 工农业生产发展十分有利。(下图) 落基山 内华达山 哥伦比 亚高原 大盆地 科罗拉多高原 阿巴拉契亚山 中央大平原 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平原 海岸山 (40°N) (40°N) 美国的资源分布 三、美国农业的特点 1、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表现: 农产品种类多、产量大,为世界上输出农产品最多的 国家,农业发达。 2、农业生产特点: (1)农业现代化程度高。 因国土广大、劳动力不足,生产过程具有高度的机械化,农机具向大型、高速、宽幅、联合作业方向发展,实行飞机播种和自动控制。 这种农业的优点为:生产效率高,产量大; 缺点为有时生产过剩。 (2)根据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实行农业地区 生产专门化。其优越性表现: A 能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发挥地区优势; B 大规模使用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生产技术; C 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管理。 另外,美国农业专门化地区的划分也充分考虑市场需要,如乳畜带分布在五大湖沿岸和东北部沿海地区(这里有美国最大的工业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对乳、肉等产品的需求量大)。 美国农业分布 3、简要分析形成美国棉花带的主要因素: (北美气候图、北美年降水量图、美国农业带图) 首先明确棉花生长习性:耐旱能力较强,生产后期需 晴朗天气 其次对比分析上述三图可知:美国的棉花带主要分布在 美国东南部,这些地区 地面起伏小,降水较少 (500-1000mm),日 照充足,属亚热带湿润 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适宜棉花的生长。 4、农业大国,有大量粮食出口,成为世界上输出农产品最多的国家。需要进口的农产品,主要是咖啡、可可、香蕉、天然橡胶等热带农产品。 农业地域类型:大牧场放牧业(牧牛为主)、混合农业、水稻种植业(密西西比河下游、旱作直播为主),商品谷物农业。 花生种植 西部畜牧业 美国农业机械化 小麦种植 玉米种植 棉花种植 西部高原畜牧业 东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