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铁路路基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解析.doc

发布:2017-01-18约1.05万字共3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 录 1.适用范围 1 2.作业准备 1 3.技术要求 1 4.施工工艺流程 2 5.施工要求 2 6.劳动组织 18 7.材料要求 19 8.设备机具配置 20 9.质量控制及检验 20 10.安全及环保要求 27 1.适用范围 适用于蒙华铁路MHTJ-17标段基路基过渡段施工。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 (1)路基过渡段的形式主要有路堤与桥台过渡段、路堤与横向结构物(立交框构、箱涵)过渡段、路堤路堑过渡段、隧路过渡段等。 (2)路基过渡段填筑的A组填料、级配碎石材料性能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 4.施工工艺流程 4.1施工程序 路基过渡段施工满足四区段的要求:验收基底、搅拌运输、摊铺碾压、检测整修。同时满足八流程工艺:检测基底→测量放样→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检测→整修养护→三检合格。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必须按“三检(自检、复检、专检)”制度执行。 4.2工艺流程 图4.1 路基过渡段施工工艺流程图 5.施工要求 5.1施工准备 (1)施工前应对所选择的填料进行核对确认并经试验鉴定,使其能够确保路堤各相应部位填料的质量检测、压实标准等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2)填筑前应选择有代表性的过渡段作为首件工程,做摊铺压实工艺性试验,确定主要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 (3)为满足路基首件工程施工需要,选配性能状况好、满足施工工艺与质量要求的成套施工机械设备。为满足路堤检测要求,中心试验室除配备各种计量设备、力学试验设备、核子密度仪等常规检测设备外,还配置K30、Evd、动力触探等检测设备。 5.2施工工艺 (1)基坑处理 施工过渡段前,用小型平板振动机夯实,按设计要求断面开挖基坑,清除基坑松散土,并保证基坑干燥无积水,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回填。 (2)施工放样 施工前用全站仪测出过渡段中线和填筑边线,在构筑物上用墨线划出每层填筑水平线,每层压实厚度按30cm控制。 (3)填筑、摊铺、平整 A组填料、级配碎石由自卸汽车运输至施工现场,采取网格法准确控制卸料数量,推土机配合平地机摊铺,人工配合整平,每层顶面做成4%的横向排水坡。 (4)碾压 摊铺后,采用重型碾压设备先静压、后弱振压、再强振压、最后静压收光。碾压时从两侧向中心碾压,钢轮重叠宽度不小于40cm,碾压遍数按首件工程结果确定,并达到设计指标。 A、路堤与桥台过渡段 路堤与桥台过渡段路堤应与桥台锥体和相邻路堤同步填筑。 路堤与桥台过渡段填筑必须待桥台结构物混凝土或砌体水泥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地基工程经验收合格后方能施工。 路堤与桥台过渡段施工应采取加强压实和排水措施,严禁在雨天填筑。 桥台后2m范围内的填筑压实应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械压实,填料的松铺厚度不宜大于20cm,过渡段的填筑不得破坏桥台的稳定及损坏结构物。 软土和泥沼地区路堤填筑完成后,对有架桥机作业的桥头过渡段路堤必须进行试压和预压。 ①有砟轨道桥路过渡段,按图5.1进行填筑,台后基坑以级配碎石分层填筑压实。 图5.1 桥路过渡段设计示意图(有砟) 单位:m 过渡段为倒梯形,底宽5m,1:2放坡至基床表层底面,过渡段长度L=2(H-0.6m)+5m。 过渡段填筑A组填料(砂类土除外),过渡段基床表层压实标准同普通基床表层;过渡段倒梯形部分压实标准满足基床底层要求(K30≥130MPa/m,孔隙率n<31%)。路堤地段桥路过渡段范围于基床表层底面铺设一层三向土工格栅。纵横向2%伸缩率时,拉伸模量≥185KN/m。 桥台与路基结合部设带排水槽的渗水墙,渗水墙采用无砂混凝土块砌筑,厚0.2m。渗水墙底部设直径100mm的内支撑渗排水管(RCP-1610G(A)),将渗流水横向排出路基外。 当桥台位于土质、软质岩石路堑时,基床底层1.9m范围内设置底宽5m的倒梯形过渡段,填筑A组填料(砂类土除外),压实标准同基床底层。 当桥台位于硬质岩石路堑时,路基面以C25混凝土填平不平处。 桥台基坑采用级配碎石回填,湿陷性黄土地区采用三七灰土回填。 无地基加固桩地段的过渡段路基填筑前,应对地基进行填前压实。 ②无砟轨道桥路过渡段,按图5.2进行填筑。 过渡段为倒梯形,底宽5m,1:2放坡至基床表层底面,过渡段长度L=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