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省句中05-06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抽测.doc

发布:2017-09-29约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省句中05-06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抽测 高一历史试题 2006年3月18日 命题人:史立民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观察下列一组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图片,所能得到的正确认识不包括 A.铁制农具出现并广泛运用B.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 农用动力出现革命性变化D.能使用水排鼓风冶铁 2.过度征发徭役导致的后果有①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遭到破坏 ②引发社会动荡 ③往往会导致王朝的覆灭 ④使社会经济文化凋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翻车是 A.播种工具 B.灌溉工具 C.冶铁工具 D.耕作工具 4.唐代,一般平民百姓多穿布制衣服,这种布的原料是 A.丝 B.麻 C.棉 D.毛 5.史书记载:盛唐时期邢窑白瓷“天下无贵贱通用之”。这说明盛唐时期 A.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B.政府向全国推销白瓷产品 C.邢窑白瓷的生产规模较大 D.邢窑制瓷技术推广到全国 6.某地发现一座古墓,随葬品有精美的丝织品、景德年间的瓷罐、唐三彩马、粉彩瓷器等,请推断这座古墓的朝代为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7.明朝“嘉庆末隆庆间……末富居多,本富益少”。材料中的“本”是指 A.农业 B.手工业 C.商业 D.服务业 8.假设你是唐代的一位商人,在长安做生意,你不可能遇到的情况是 A.出售在草市搜罗的地方土特产品 B.在夜市里卖唐三彩 C.在居住区开的丝绸店里卖衣料 D.必须接受政府管理 9.下列对“草市”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出现于六朝时期 ②在唐代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③政府对草市不实行管理 ④宋代的草市已经具备了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唐会要》卷八六记载:“贞观元年十月敕:五品以上,不得入市。”这说明 A.政府禁止商业活动 B.政府禁止高官从事商业活动 C.政府鼓励官吏经商 D.政府鼓励高官从事商业活动 11.战国时商鞅主张重农抑商,明清之际的黄宗羲却认为“工商皆本”。这两种观点都是 A.消极的 B.错误的 C.片面的 D.正确的 12.东汉时期的南阳地区受到统治者政策的特殊优待,这是因为 A.光武帝刘秀出身南阳 B.南阳物产富饶经济发达 C.南阳百姓支持光武帝 D.南阳相对贫困需要扶持 13.中国古代一直奉行重农抑商政策,但仍然经常出现资财雄厚的大商人,商品经济仍然发展繁荣。这是因为 A.商人反对重农抑商政策 B.政府对重农抑商政策的执行不力 C.整个社会生产不断进步 D.重农抑商政策不合国情无法推行 14.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后,多集中于沿海地区,这是因为 A.沿海工业基础好 B.沿海居民经济头脑足 C.西方列强入侵早 D.沿海居民动手能力强 15.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的根本原因是 A.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薄弱 B.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中国 C.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 D.民族资产阶级来源于官僚、地主和商人 16.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不少民族企业在内地创办却在香港注册。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A.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 B.香港的环境宽松 C.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 D.到香港注册容易 17.下列是一战期间中国纺织业盈利指数,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不包括 年份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盈利指数 —4.38 7.61 36.93 21.43 70.56 A.辛亥革命的推动 B.甲午战争的影响 C.一战的影响 D.有识之士的倡导 18.19世纪七八十年代,有不少民办企业向清政府交纳一部分资金,以获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 A.民族资产阶级对封建势力的依赖性强 B.民族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关系密切 C.民族资产阶级与外国侵略势力的对立 D.清政府财政困难需民族资产阶级帮助 19.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显著发展,打断这种发展势头的是 A.官僚资本的形成 B.《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民族资本新开设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