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健康教育.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艾滋病健康教育;我市艾滋病疫情
健康教育核心知识及工作现状
青年学生的健康教育
艾滋病防治工作面临的挑战;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全市累计报告HIV/AIDS 282例,其中HIV 164例,AIDS 93例,死亡25例。;(一)时间分布;(二)地区分布;(三)人群分布(1、性别); 青壮年仍是我市HIV/AIDS的主要构成,累计报告HIV/AIDS中,20-29岁占32.27%,30-39岁占21.99%,40-49岁占20.92%。2015年度报告HIV/AIDS中,以20-29、40-49岁为主,各占26.98%,60岁以上老年人占11.11%。;4.文化程度
累计报告HIV/AIDS文化程度较低,初中及以下的占78.72%。2015年新报告的同性传播HIV/AIDS病例中,高中及以上学历占29.63%。;5.职业
2015年度报告HIV/AIDS的职业分布多样,其中农民、民工占65.08%,历年累计中商业服务、家政、家务及待业、公共场所服务员、工人等职业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四)传播途径;(五)样本来源;表9 东阳市报告HIV/AIDS按报告单位统计;(一)全市艾滋病疫情总体处于低流行水平,但仍有呈上升趋势。
(二)性接触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男男同性传播比例增长明显
(三) 青年学生及老年男性病例有所上升。;目前我市医疗卫生计生单位在防控艾滋病方面主要做:;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积极主动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
;不可治愈_警示性
男性同性性行为
严格的依从性、 严重的负担
不可识别性、隐匿性;性知识介绍有分寸,不要涉及性技巧;
例如:男同性行为时提到润滑剂,说不仅增加快感,还可以减少摩擦;
无疫苗可防,自尊自爱自重是防艾的根本
贵在每次坚持正确用套
只有血液和体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传播,日常接触不传播
注射吸毒增加经血感染风险。
新型毒品/醉酒增加经性感染风险
性病与艾滋病互增感染风险;要尽早检测,但是必须要间隔一个窗口期。
强调检测咨询服务的保密性;
尽早抗病毒治疗有益的前提是要讲清楚规律服药的重要性,即依从性是必备条件。
;强调感染者在得到社会给予的理解与支持同时也承担他们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尽其应尽的义务。
不允许只索取而不付出、不回报
;宣传内容与主题:
HIV知识与认识
毒品知识
性与生殖健康知识
艾滋病流行情况
国家应对艾滋病的法律与政策
艾滋病检测、治疗等服务信息
消除歧视
;宣传内容与主题策划更加科学,更能适应疫情变化情况
总体上由“恐吓”式教育——人文关怀——人文关怀与警示性相结合;主要评价指标:
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知晓率:
所有普通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每学年按照规定要求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专题教育或宣传教育活动;;工作现状;工作成效:
各级领导重视,社会关注度提高
社会歧视有所减少
多部门协同机制初步形成
宣传大使发挥重要作用
;各级领导重视,社会关注度提高:
领导参加重要活动、每年121艾滋病日活动;;照亮夜空需要无数颗闪亮的星星。做好防艾工作,不仅要更好落实政府责任,还需要千百万满怀爱心的志愿者的参与奉献。;;制作展板20套,20张/套下发至全市各个医院开展巡回展;制作宣传画1000套 ,4张/套;;青年学生的健康教育;学校对学生生活的约束将进一步减少;
学生的性行为越来越早,越来越普遍;
同性性行为“时尚化”和“娱乐化”;
生殖健康教育的需求与供给失衡。;青年学生与艾滋病流行;现象1:误认为艾滋病离校园很遥远
现象2:好奇和侥幸心理作祟
现象3:盲目相信“熟人”/“固定性伴”
现象4:“看上去很健康”
现象5:“神”逻辑
现象6:“男朋友”和“前男友”;无知无畏者:注重艾滋病基本知识的传播,强调针对性、有效性;
知信行分离者:注重艾滋病危害的教育,强调警示性、有效性;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艾滋病基本知识和防治策略;
艾滋病对个体、他人、社会的危害性;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危险行为;
预防艾滋病传播的方法。
增强自我约束能力、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御艾滋病侵袭能力;
建立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强调大众反歧视,忽略了重点人群警示性教育;
强调感染者权利,忽略了感染者责任和义务;
强调感染者隐私,忽略了社会的公共安全;
强调知识的说教,忽略了个案针对性、生动性和具体性;
强调重点节点,忽略了宣传工作常态化。;艾滋病防治工作面临的挑战;目前我市艾滋病宣传教育的形式、内容、深度、广度与疫情发展形式不相适应
要着力解决艾滋病宣传教育的针对性、警示性、有效性问题,探索新思路,新形式,新方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