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讲述.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GB/T4457.4-2002 机械制图 图样画法 图线 GB/T4458.1-2002 机械制图 图样画法 视图 GB/T4458.4-2003 机械制图 尺寸注法 GB/T131-1993 机械制图 表面粗糙度符号、代 号及其注法 GB/T324-1988 焊缝符号表示法 GB/T4459.5-1999 机械制图 中心孔表示法 线型及应用 波浪线、双折线及双点画线的用法 ——波浪线、双折线和双点画线均可用来表达机件中断处的边界线,一般情况下成对使用; 在机械制图中采用粗细两种线宽,它们之间的比例为2∶1。 基本要求 技术图样应采用正投影法绘制,并优先采用第一角画法。 绘制技术图样时,应首先考虑看图方便。根据物体的结构特点,选择适当的表示方法。在完整、清楚地表示物体形状的前提下,力求制图简便: ——表示物体信息量最多的视图应作为主视图,主视图通常是物体的工作位置、加工位置或安装位置; ——在明确表示物体的前提下,视图数量应为最少; ——尽量避免使用虚线表达物体的轮廓及棱线; ——避免不必要的细节重复。 绘图比例的选取 当需要按比例绘制图样时,应从下表中选取适当的比例。 基本要求 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 图样中(包括技术要求和其它说明)的尺寸,以毫米为单位时,不需标单位符号(或名称),如采用其他单位,则应注明相应的符号。 图样中所标注的尺寸,为该图样所示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否则另行说明。 机件的每一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 具体要求 尺寸数字不能被图线通过; 角度数字一律写成水平方向; 标注弧长时,应在尺寸数字左方加注符号“⌒”; 标注参考尺寸时,应将尺寸数字加上圆括号; 标注板状零件的厚度时,可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t”; 当公差带相对于基本尺寸对称地配置时,偏差数字与基本尺寸之间注出符号“±”,且两者数字亮度相同; 尺寸界线一般应与尺寸线垂直,必要时才允许倾斜; 在光滑过渡处标注尺寸时,应用细实线将轮廓延长,从它们的交点处引出尺寸界线; 当需要指明半径尺寸是由其他尺寸所确定时,应用尺寸线和符号“R”标出,但不要注写尺寸数字; 图样上所标注的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是该表面完工后的要求; 有关表面粗糙度的各项规定应按功能给定,若仅需要加工(采用去除材料的方法或不去除材料的方法)但对表面粗糙度的其它规定没有要求时,允许只注表面粗糙度符号。 表面粗糙度符号 当允许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所有实测值中超过规定值的个数少于总数的16%时,应在图样上标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上限值或下限值;当要求 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所有实测值中不得超过规定值时,应在图样上标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镀(涂)覆或其它表面处理的要求时表面粗糙度的标注方法见下图; 表面粗糙度符号一般注在可见轮廓线、尺寸界线、引出线或它们的延长线上。符号的尖端必须从材料外指向表面。带有横线的表面粗糙度符号标注如下图。 在Ra、Rz、Ry三个高度参数中,由于Ra既能反映加工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特征又能反映凸峰高度,且在测量时便于进行数值处理,因此推荐优先选用Ra来评定轮廓表面; 参数Rz只能反映被测表面轮廓突出的五个峰和谷的数值,不能全面反映轮廓微观的几何特征,因此,当零件表面轮廓只需控制零件表面微观轮廓的高度,而不需要评定其综合微观几何形状时,可选用Rz。在常用参数范围内,即Ra在0.025~6.3μm,Rz在0.1~25μm时,应优先选用Ra; 参数Rz只能反映表面轮廓的最大高度,不能反映轮廓的微观几何特征,可控制表面不平度的极限情况,常用于某些零件不允许出现较深的加工痕迹及小零件的表面。在新标准GB/T131-2006中,该参数已停止使用。 Sm、S、tp 三个参数中, Sm、S反映轮廓间距的特性评定参数,tp 是反映轮廓微观不平度形状特征的综合评定参数。只有在选用高度参数还不能满足零件表面功能要求时,才选用Sm、S、tp 其中的一个参数。如必须控制零件表面加工痕迹的疏密度时,应增加Sm或S;当要求零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时,应增加tp 。 同一零件上工作表面的粗糙度参数值应小于非工作面的参数值; 工作过程中摩擦表面粗糙度参数值应小于非摩擦表面的粗糙度参数值,滚动摩擦表面的粗糙度参数值应小于滑动摩擦表面的粗糙度参数值。 运动精度要求高的表面,应选取较小的粗糙度参数值; 接触刚度要求较高的表面,应选取较小的粗糙度参数值; 承受交变载荷的零件,在易引起应力集中的部位,粗糙度参数值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