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中国移动TD-LTE规模试验网网络优化指导手册--案例分析还可以.doc

发布:2017-05-21约3.58万字共8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 (大唐系统) (版本号:V0.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技术部 目 录 1 TD-LTE网络优化概述 4 1.1 LTE网络优化指导思想与原则 4 1.1.1 最佳的系统覆盖 4 1.1.2 合理的邻区优化 5 1.1.3 系统干扰最小化 8 1.1.4 均匀合理的基站负荷 9 1.2 LTE网络优化的两个阶段 9 1.2.1 网络开通前的优化 9 1.2.2 网络开通后的优化 9 1.3 LTE与其他无线网络优化的异同 9 1.3.1 TD-LTE与TD-SCDMA 无线网络优化的异同 9 1.3.2 LTE与2G 无线网络优化的区别 11 2 TD-LTE网络优化关键问题及重要指标和参数 12 2.1 LTE网络优化关键因素 12 2.1.1 TD-LTE覆盖特性分析 12 2.1.2 TD-LTE容量特性分析 14 2.1.3 TD-LTE系统内干扰特性分析 16 2.1.4 TD-LTE系统间干扰特性分析 17 2.1.5 TD-LTE切换分析 18 3 TD-LTE案例集 20 4 TD-LTE规模试验网优经验总结 21 TD-LTE网络优化概述 随着中国移动LTE规模试验网络的建设,优化及测试,一张具有竞争力的LTE网络将逐渐展开。面对WCDMA,CDMA2000以及WLAN的竞争,LTE网络的优化,网络质量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需要不断优化网络提高网络质量,建设LTE精品网络。 众所周知,网络优化是一项复杂,艰巨而又意义深远的工作。作为一种全新的4G技术,TD-LTE网络优化工作内容与其他标准体系网络优化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相同的是,网络优化的工作目的都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具体的优化方法,优化对象和优化参数。 LTE网络优化指导思想与原则 LTE网络优化的基本原则是在一定的成本下,在满足网络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建设一个容量和覆盖范围都尽可能大的网络,并适应未来网络发展和扩容的要求。LTE网络优化的工作思路是首先做好覆盖优化,在覆盖能够保证的基础上进行业务性能优化最后进行整体优化。整体网络优化的原则包含以下4个方面: 最佳的系统覆盖 覆盖是环节中极其重要的一环。RSRP小于-110Bm;过覆盖是在规划的小区边缘RSRP高于-90dBm。 天线参数调整 调整天线参数可有效解决网络中大部分覆盖问题,天线对于网络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性能参数和工程参数两方面: 天线性能参数:天线增益、天线极化方式、天线波束宽度 天线工程参数:天线高度、天线下倾角、天线方位角 一般在网络规划设计时已根据组网需求确定选择合适的天线,因此天线性能参数一般不调整,只在后期覆盖无法满足要求,且无法增设基站,通过常规网络优化手段无法解决时,才考虑更换合适的天线,例如选用增益较高的天线以增大网络覆盖。因此,在网络优化中,天线调整主要是根据无线网络情况调整天线的挂高、下倾角和方位角等工程参数。 例如弱覆盖和过覆盖主要通过调整天线的俯仰角以及方位角来解决,弱覆盖可通过减小俯仰角,过覆盖可通过增大俯仰角来改善。 在单站和簇优化时,对每个的天馈参数都进行现场核实资料更新随着新加站的开启,仍需要对覆盖的合理性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和优化调整。邻区过多会影响到终端的测量性能,容易导致终端测量不准确,引起切换不及时、误切换及重选慢等;邻区过少,同样会引起误切换、孤岛效应等;邻区信息错误则直接影响到网络正常的切换。这两类现象都会对网络的接通、掉话和切换指标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要保证稳定的网络性能,就需要很好地来规划邻区。 合理制定邻区规划原则 做好邻区规划可使在小区服务边界的手机能及时切换到信号最佳的邻小区,以保证通话质量和整网的性能。合理制定邻区规划原则是做好邻区规划的基础。 TD-LTE与3G邻区规划原理基本一致,规划时需综合考虑各小区的覆盖范围及站间距、方位角等因素。TD-LTE邻区关系配置时应尽量遵循以下原则: 距离原则:地理位置上直接相邻的小区一般要作为邻区;强度原则:对网络做过优化的前提下,信号强度达到了要求的门限,就需要考虑配置为邻小区交叠覆盖原则:需要考虑本小区和邻小区的交叠覆盖面积互含原则:邻区一般都要求互为邻区,即A 扇区载频把B作为邻区,B 也要把A 作为邻区;在一些特殊场合,可能配置单向邻区 南京LTE试验网邻区规划建议 系统内邻区设置 宏站系统内邻区设置原则: 添加本站所有小区互为邻区;添加第一圈小区为邻区;添加第二圈正打小区为邻区(需根据周围站址密度和站间距来判断);宏站邻区数量建议控制在8条左右。 室分系统内邻区设置原则:添加有交叠区域的室分小区为邻区(比如电梯和各层之间);将低层小区和宏站小区添加为邻区,保证覆盖连续性;高层如果窗户边宏站信号很强,可以考虑添加宏站小区到室分小区的单向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