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解题技巧.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讲座3 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解题技巧 所谓“病句”,是指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不合逻辑事理的句子。它是历年来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考试大纲》对病句的测试要求是“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D级。高考试卷中通常以两种形式进行考查:一是辨析病句,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在第I卷中,这种形式占多数;二是修改病句,以主观题形式出现在第II卷中。 辨析病句 解答此类题目的基础是要熟练掌握六种常见病句类型的基本特征和规律。应针对不同的病句类型采取不同的解答方法。 【理论阐释】 ①见句中有关联词语,检查是否患关联词位置失当症。 ②见修饰语长的句子,即多重状语与多重定语,检查是否患修饰语语序不当症。 ③见句中有数量词语,检查是否患数量词位置不当症。 ④见分句较多的复句,检查是否患分句间语序不当症。 (一)语序不当类解答方法 【典例导悟】 1.(2010·江西卷)为了使这项住房政策真正受惠于低收入家庭,香港政府制定了非常严格的申请程序,一旦发现诈骗,处罚极其严厉。 【解析】语序不当,“受惠”的对象不正确。可修改为“为了让这项住房政策真正使低收入家庭受惠”。 2.苏联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整天忙于做动物的条件反射试验,把动物用绳子缚在试验的架子上。 【解析】“把”字短语应紧挨动词中心语“缚”。 3.(2010·全国卷Ⅱ)那个年代的手抄本很难得,书中的故事对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爱国心、人生观、事业心、爱情观以及手抄本那漂亮的字迹也让我非常喜欢。 【解析】定状语序不当,应该为“潜移默化地产生了影响”。 4.这是一本好书,它能催人进取,促人猛醒,引人深思。 【解析】按事理、逻辑次序、先后、轻重、缓急、大小、因果等将词语进行排列,应改为“引人深思,促人猛醒,催人进取”。 (二)搭配不当类解答方法 【理论阐释】 ①见句中有关联词语,检查是否患关联词搭配不当症。 ②见句中有数量词,检查是否患与中心词搭配不当症。 ③见句中有并列短语,检查是否患彼此失应症。 ④见句中有双面词语,检查是否患前后失应症。 ⑤见“是”字句,检查是否患动宾搭配不当症。 【典例导悟】 1.(2010·全国卷Ⅱ)该厂狠抓生产质量,重视企业文化,十几年来凝聚了一批技术骨干,所生产的内衣产量成为全国同行业销售额率先突破十亿大关的一个著名品牌。 【解析】“凝聚”和“骨干”不搭配,“产量成为品牌”搭配不当,可改为“十几年来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所生产的内衣在全国同行业销售额率先突破十亿大关,成为一个著名品牌”。 2.(2010·北京卷)挪威国宝级乐队“神秘园”将再度来京演出,实现了外国演出团在京演出超过7次的纪录,在其演出的艺术历程中也是唯一的一次。 【解析】“实现了纪录”搭配不当,将“实现”改为“创下”。 3.(2010·四川卷)曹操的性格具有双重性,他的雄才大略与奸诈凶狠对于任何一个扮演他的演员来说都具有挑战性,也是个难得的表演机会。 【解析】“他的雄才大略与奸诈凶狠”与“也是个难得的表演机会”搭配不当,可改为“演这个角色也是个难得的表演机会” 4.(2009·天津卷)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有促进功能的校园文化,学习者能否真正适应并融入它,这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作用。 【解析】两面对一面,去掉两个“否”。 (三)表意不明类解答方法 【理论阐释】 ①利用语境消除歧义。即给歧义句增设上下文,创设一个具体的语言环境加以一定的限制。如“我去上课”可以改为“我去听老师上课”或“我去给学生上课”。 ②通过换用或添加适当的词语消除歧义。如果造成歧义的原因是词语的多义性,那么将容易产生歧义的词语换成意义单一的词语,歧义现象便消除了。如“我要炒肉丝”可以改为“我要去炒肉丝”或“我要吃炒肉丝”。 ③通过调整词语之间的顺序消除歧义。有时把句内有关词语的位置改动一下,歧义即可消除。如“这个人谁也不认识”改为“谁也不认识这个人”或“这个人不认识谁”就行了。 ④通过增加或改变标点符号消除歧义。如“这封信我读不好”可以改为“这封信,我读不好”,表示我能力有限;或者改为“这封信我读,不好”,表示不应该由我来读。 【典例导悟】 1.(2010·山东卷)昨天上午,一位老人突然晕倒在购物中心,后经迅速赶到的120急救中心医护人员以及商场保安,在场群众的救护下,老人得到及时抢救,最终脱离了危险。 【解析】歧义,“迅速赶到的”统辖“医护人员”还是“医护人员和商场保安”不清,两种理解都可以,可改为“商场保安以及迅速赶到的120急救中心医护人员”,或者将“学校”提到“许多”之前。 2.(2010·全国卷Ⅱ)对于那些指责这些学说缺乏理论支持、说她不以实验而以先验方式作一般性推理的人,这表明他们对这一学说缺乏深入认识,还没有掌握其精髓。 【解析】 “这”指代不清,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