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在个性化阅读的课堂里飞扬.doc

发布:2017-03-14约5.49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在个性化阅读的课堂里飞翔 一、揭开个性化阅读的面纱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我们不妨把这种阅读叫做个性化阅读。 个性化阅读与以往的阅读交流课有何不同呢?以前的课堂,可以用一言堂、满堂灌这种字眼来描述。而现在,我们明确了阅读是学生在一定环境下的个性化行为,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是学生阅读,不是教师帮他读;明确了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明确了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自主的阅读意识,让学生形成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培养学生阅读反思的能力。在执教三年的语文之后,我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在引导孩子们进行个性化阅读方面做出了一些尝试: 二、铺砖修路的历程 1、确立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个性化阅读是以正确理解课文为基础的, 并不是让学生远离文本去发挥,所以我们教师要知道,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是主导,在准确理解和把握文本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分析学生观点并给予鼓励和指点。学生由于年龄小, 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不正确的理解,因此,教师要多和学生进行交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观点。比如,在教学《卧薪尝胆》时,我先提问:“为什么越王回国后,还是坚持睡柴房,尝苦胆? ”大多学生都能理解到越王勾践坚强不屈的性格, 然而一小部分学生会认为:“勾践是个傻瓜”,当面对这种情形时,我没有训斥学生,而是通过“勾践不忘兵败的耻辱”来对他们进行引导。 2.点燃阅读激情 和谐、轻松、愉悦的阅读环境是学生能够精心阅读的重要前提。我作为一名班主任,有时候对学生在习惯培养上有些严格,但是严格的背后,造成了学生的胆小,跟我搞两面派。所以在课堂上,学生放不开,除了那几个胆子大的孩子,别的都不敢举手自由发言。于是我反思自我,这样的课堂肯定会消磨我们的意志,埋没学习的热情。怎么才能与学生建立平等对话与互动呢? 针对低年级的认知特点,我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先营造良好的阅读与交流的氛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他们感受到,我们之间是平等对话的,我充分尊重他们的思想,在这种自由而和谐的氛围中,他们开始深入体验,畅所欲言,发表见解,张扬个性。有时候我借助故事教学、情境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在产生好奇的情况下,自主进行阅读。我经常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书中人物、内容梗概或精彩片断,激发学生“欲知详情.请看原文”的欲望。 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积极性,你会发现,一定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不仅要调动学生的阅读激情,老师也需要有激情。因为文学作品是作者感情抒发的工具和结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将这种情感表达出来,激情和表演往往能感染学生慢慢进入文本,体会作品的意境和感情,收获属于自己的阅读体验。 3. 拓展问题空间,创设个性化阅读情境。 在这样的课堂里,我们对问题的设计非常重要——要拓展“问题的空间”,不能在低效、狭隘的问题空间里让学生因为去追寻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而遏制了学生个性的张扬。比如我们在初读阶段,可以设置一个“自读自悟”的环节,让学生说说通过学课文有什么了解。不管是浅层次的还是深层次的,全面的还是片面的,学生都可以说。这样大大地扩大了学生的回答面。尤其要留给学生潜心会文的时间,要让学生处于最大限度的主动状态,积极地动脑、动手、动口。在问题的设计上,我们常常可以问:你是怎么理解的?你有什么体会或感受?你有什么看法?找出令你感动的地方,谈谈你的阅读体会等。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多边多向对话,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把学生看成是知识与文化的创造者,而不是知识与文化的被动接受者,学生就能在富于个性的阅读活动中发展阅读能力,获得丰盈的情感体验,强化阅读体验,感悟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水平,使自己的语言和精神得到和谐发展。 三、迈开步子往前走 1、精读,抓重点,把时间用在点子上 古人云:“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教师在阅读指导过程中就应该讲求一个“精”字,对于课文,要抓住课文的重难点词句和段落进行精心指导,起到举一反三、画龙点睛的效果。如:课文中词汇丰富、用词准确、形象生动的句子;修辞手法用得贴切、精妙的句子;对话、心理、神态、细节描写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的句子;蕴含丰富、含义深刻的句子;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的句子;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的句子等内容就是教师应该花大力气进行朗读指导的对象。 如在对《鸟的天堂》一文进行朗读指导时,我就重点抓住其中的第8 自然段和11、12 自然段,其它自然段则一带而过。因为第8 自然段作者运用了联想的修辞手法把大榕树描写得生机勃勃,充满生命力。最后一句“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在前面描写的基础上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第11、12 自然段,作者从鸟声、鸟影、“我们”的眼睛等几个方面进行描写、衬托,没有用一个“多”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