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莓生产技术演示幻灯片.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树莓栽培技术
我李硕
树莓简介
树莓是蔷薇科悬钩子属的多年生落叶半灌性果树。枝丛生,直立性差,长3-4米。果实为聚合浆果,柔软多汁,色泽鲜艳,酸甜芳香,口味极佳,长期食用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美容、抗衰老等作用。
树莓生长快、繁殖快,结果早,适应性强,抗逆行强,易于管理,适于我国北方地区栽培,不用上化肥,打农药,是生产绿色食品的首选树种。树莓当年栽植,第二年即可结果,3-4年进入盛果期,亩产可达1000公斤以上。
苗木准备
1.根蘖法:红树莓每年夏季均发生大量的根蘖枝,长到1.0-1.3m时要进行摘心,以促进根系发育,到秋季即可发育为一株独立的新苗。(有一个苗木铺,收获后采根蘖,冷藏处理。)
哈瑞太兹
该品种从美国引入,结果枝单株平均总数248个,平均单果重3.02克,最大果重3.9克,亩产量可达1100公斤左右。鲜果糖度平均为13.7%,为双季品种。
园址的选择
树莓园要建在阳光充足、地势平缓、不积水、土壤疏松、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地块。山地宜坡度不大(5~8度)的温暖南坡;平地宜选择不积水的地方,地下水位应距地面1~1.5米以下。土壤以砂质土壤和透水较好的粘质土壤为宜。
土壤准备
树莓前茬是茄科或草莓的地块,因为这些地块土壤中可能会有黄萎病致病真菌存在,从而感染树莓。
种植树莓前1—2年进行细致整地,包括深翻和播种绿肥,彻底消灭杂草等。栽前全面深翻土地20—30厘米,栽时按栽植的株行距挖定植穴。
平地栽植
春栽时间是土壤解冻后至苗木萌发前,以晚栽为好,过早温度过低,不利根系恢复生长,影响成活率,以土壤10~20厘米地温稳定在10℃以上为春栽的适宜时期。
南北为行,株距0.5米,行距2.5米。土壤肥沃地块穴深20厘米,土壤瘠薄的地块,穴深度要达到30厘米,宽度40厘米.
栽植方法
每穴施腐熟的有机肥8-14kg,上覆5-10cm的土,然后栽苗。每穴栽3-4株.栽苗时注意根系舒展;先把表土回填在穴底约10厘米厚,再把表土与肥料混合均匀填入穴里,然后再用熟化的土壤填穴。
栽植注意
保护基生芽,覆土厚度要适宜,踩实,使根系与土壤充分密接,不能有空隙。栽后将地上部枝条剪留15-20cm。充分灌水,灌水后苗木基部培少许土,可减少水分蒸发和防止土壤板结。
栽植后管理
灌水与排水:树莓是浅根性树种,对表层土壤含水量的变化非常敏感。保持表层土壤湿润,当年缺水使结果枝生长、开花、座果期不良影响。影响第二年的产量,冬季休眠期缺水,会加重新梢(基生枝)抽条。但在生长后期水分过多,可造成基生枝过度生长,枝条不充实,芽体不饱满。
中耕除草
在树莓的营养生产期进行4~6次中耕,保持土壤疏松无草,有利于植株的生长和结果。在中耕的同时,铲除多余的根蘖,在建园的最初两年行间较宽,可以种植绿肥作物或中耕作物,以及蔬菜等防止杂草丛生增加土壤肥力,改良土壤。随着根蘖和基生枝的不断出现,行间逐渐变小,就不宜再种间作物,须及时松土和锄草。
追肥
苗木成活后,为促进健壮生长,在5-6月份可喷施叶面肥,若追施化肥易出现烧苗烂根现象。7月份可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采用沟施法,每亩7吨,灌水覆土。
水分管理
树莓既耐旱又喜水。展过于干旱,可更需要。
叶期或开花期
果实成熟期
果实膨大到成熟期
秋季实采收后
采取开沟灌水办法,在距株丛30厘米处开沟灌一次水,可促进萌芽整齐。
充足的水分,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气温高,果实迅速膨大,应在早晚灌水,满足植物的需求。
因气温下降,植株需水量减少,一般不需要灌水。
树莓修剪
春剪时间:4月下旬至5月中旬在枝条绑缚上架后,展叶前进行,不宜过晚。
春剪方法:是将株丛的病枝、损伤枝、冻枝、抽干枝剪掉。每丛保留 8—12枝为宜。将绑架好的枝条留160厘米梢部进行短截。横杆长度不能超过25厘米,否则果实枝易下垂。
春剪注意:春季气温高,枝芽生长快,修剪过晚会出现因枝芽大部分展叶而消耗结果枝的营养。
夏剪
夏剪时间:6月初基生枝全部萌发后,在枝条伸长到30—40厘米时进行。
修剪方法:留强去弱,每丛保留12—16个生长强壮的枝条,并使丛内的枝条分布均匀,其余全部剪掉。
夏剪注意:此期间是基生枝生长旺盛期,消耗养分和水分较多,如不及时修剪,易造成树莓下部结果枝落花落果、叶片早期脱落
秋剪
首先是对结果母枝的剪除,其次是对当年基生枝条短截。
秋剪方法:剪除结果母枝。修剪前先撤掉枝条架杆,再剪除枝条,保护好当年新生枝,从地面计不得高于5厘米,以免影响埋土防寒和株丛基部上移。
8月中下旬采收结束后,结果枝开始干枯,为促进基生枝木质化,必须及时剪除母枝。
秋剪
秋剪方法:短截后可促进枝条充分木质化和花芽进一步分化,同时也便于防寒。短截时从地面算起保留180—200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