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防空地下室建筑设计-2.ppt

发布:2017-05-29约4.75千字共3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防空地下室工程防护(2005版)-Ⅱ 工程兵工程学院人防教研室 地下空间研究中心 主要讲授内容    * 主 讲:吴 涛 解 放 军 理工大学 1 概述 2 武器破坏效应与工程防护措施 3 口部防护 4 主体防护 5 平战功能转换措施 6 工程范例 3 口部防护 简述 出入口防护   出入口的分类   冲击波超压特性与出入口形式   出入口数量   倒塌范围与出入口设置   出入口尺寸指标   出入口防护措施 通风口防护   通风口与出入口关系   通风口防护措施 口部综合布置 3 口部防护   口部是防护工程主体与地表面连接部分,是防护工程战时防护的关键环节,也是防护工程建筑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口部主要分为人员、设备出入口和进排风、排烟口,以及其他各种相关设备与地面的连接部分,如集水井、防爆波电缆井等。 简 述 人防工程组成 主体 口部 出入口 通风口 其他设备 管线口 —— 出入口分类 出入口防护   按设置位置防空地下室出入口可分为:   ? 室内出入口:通道敞开段(即无顶盖段)位于防空地下室上部建筑范围以内的出入口,通常位于上部建筑的楼梯间。   ? 室外出入口:通道敞开段位于防空地下室上部建筑范围以外的出入口。室外出入口一般用作主要出入口。   ? 连通口:人防工程(包括防空地下室)之间在地下相互连通的出入口。防空地下室中防护单元之间的连通口又称单元连通口。   按战时使用功能防空地下室出入口可分为 :   ? 主要出入口:战时能保证人员或车辆不间断地进出,且使用较为方便的出入口。   ? 次要出入口:主要供平时使用,战时可以不再使用的出入口。   ? 备用出入口:平时一般不使用,战时在必要时(如其它出入口被破坏或被堵塞时)才被使用的出入口。 3 口部防护 —— 冲击波超压特性与出入口形式 出入口防护 出入口形式按照平面方向划分为:直通式、单向式(拐弯)和穿廊式       按照垂直方向划分为:水平式、倾斜式和竖井式 冲击波超压特性:   既有超压也有负压   遇孔即入并受削弱   遇障反射超压巨增   平行而过可避反射 3 口部防护 —— 冲击波超压特性与出入口形式   出入口形式的不同,防护密闭门上的冲击波超压也有不同。 0.1 6B级 0.9 0.6 直通或单向式 0.6 0.4 0.3 0.15 穿廊或竖井式 地面超压 4级 4B级 5级 6级 单位:MPa 出入口防护 3 口部防护 —— 常规武器抗力级别与出入口形式   考虑到常规武器的特点以及规范的延续性 单位:MPa 室内出入口 单向式、穿廊式、楼梯式及竖井式 0.10 0.20 通道长度≥15m 0.15 0.30 通道长度≤15m 直通式 室外出入口 常6级 常5级 防常规武器抗力级别 出入口防护 3 口部防护 —— 出入口数量 出入口数量应满足下列要求:   ? 防空地下室的每个防护单元不应少于两个出入口(不包括竖井式和连通口),其中至少有一个室外出入口,战时出入口设置在室外出入口。   ? 消防车库、大型物资库(大于6000m2)和中心医院、急救医院应设置两个室外出入口。   ? 两相邻单元,在满足下列条件时,防护密闭门外可共用一个室外出入口通道:   1 均为人员掩蔽;或一侧为人员掩蔽,另一侧为物资库   2 两单元均为物资库,且面积之和不大于6000m2 出入口防护 3 口部防护 —— 倒塌范围与室外出入口设置   战时作为主要出入口的室外出入口,其敞开段宜设置在地面建筑倒塌范围以外。在倒塌范围以外的室外出入口口部建筑宜采用单层轻型建筑。因受条件限制,室外出入口通道敞开段设置在地面建筑倒塌范围以内时,其口部建筑应采用防倒塌棚架。 倒塌范围的取值 5.0m 0.5倍建筑高度 5、6、6B 建筑高度 建筑高度 4、4B 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结构 砌体结构 地面建筑结构类型 防核武器 抗力等级 周围相邻建筑! 口部建筑设计! 出入口防护 3 口部防护 —— 倒塌范围与室外出入口设置 当条件限制(满占红线),核6、6B级满足下列条件的不设置室外出入口:   1 与有可靠出入口的其他人防工程(抗力级别不低于本工程)相连通;   2 当上部建筑为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且其主要出入口满足下列各项条件时:   ? 首层楼梯间直通室外地面,且地下室至首层的梯段上端与室外的距离不大于2米;   ? 首层由梯段至通向室外的门洞之间,应设置与地面建筑结构脱开的防倒塌棚架;   ? 首层楼梯间直通室外的门洞外侧上方,应设有挑出长度不小于1米的防倒塌挑檐;   ? 主要出入口与其中一个次要出入口的防护密闭门之间的水平直线距离不小于15.0米。 出入口防护 3 口部防护 —— 倒塌范围与室外出入口设置 乙类防空地下室当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