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doc

发布:2017-01-05约2.18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整体式单向板交梁楼盖设计计算 一、课程设计目的:(略) 二、课程设计题目:位于非地震区的某多层工业厂房的楼层平面如下图所示。现采用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交梁楼盖。 楼盖结构布置简图 基本设计资料: 楼面活荷载为8kN/m2。 楼面面层为水磨石(底层20mm水泥砂浆,10mm面层) 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20(fc=9.6N/mm2)fy=300 N/mm2)fy=210 N/mm2) 楼梯位于该层平面的外部,本设计不予考虑。 三、课程设计任务 1、确定板、次梁、主梁的截面尺寸; 2、分别计算板的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次梁的受力钢筋和箍筋及弯起钢筋(包括构造钢筋)、主梁的受力钢筋和箍筋及弯起钢筋(包括构造钢筋); 3、作板的配筋平面图和断面图、次梁的配筋立面图和断面图、主梁的内力包络图和配筋立面图及断面图。 四、课程设计应上交的资料内容: 1、板、次梁、主梁的截面尺寸及配筋的计算书; 2、作板的配筋平面图和断面图、次梁的配筋立面图和断面图、主梁的内力包络图和配筋立面图及断面图(此部分图形在2#图上作出,共两张,比例自定,严格按建筑制图标准和规范绘制); 3、设计心得体会和感想; 4、参考资料和文献; 5、把以上资料按照从封面、目录、设计任务书、板的设计计算、次梁的设计计算、主梁的设计计算、参考文献、板的配筋图、次梁的配筋图、主梁的配筋图,装订成册,上交指导老师。 五、课程设计时间安排: 1、安排设计任务,设计准备 0.5天 2、设计计算草稿、绘图及资料整理 4天 3、交指导老师审核及交设计 0.5天 六、课程设计成绩评定:分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指导书 梁、板截面尺寸 由于板的计算跨度与板的厚度,次梁的截面尺寸有关,次梁的计算跨度与主梁的截面尺寸有关,故交梁楼盖的设计,应首先确定梁、板的截面尺寸。 1、板厚: 满足多层工业厂房楼面最小厚度值及板跨的要求。 2、次梁截面尺寸:截面高度 h= 宽度b=h 3、主梁截面尺寸:截面高度 h= 宽度b=h 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1、荷载计算:包括板自重、楼面面层、天花抹灰; 2、计算跨度:中间跨和边跨的取值按照规范选用; 3、计算简图:取1m宽板为计算单元; 4、内力计算:边跨与中间跨的计算跨度相差如果在10%之内,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弯距; 5、板正截面强度计算: 多跨连续次梁的设计(塑性内力重力分布计算) 1、荷载计算:包括板传来、次梁肋重、次梁粉刷; 2、计算简图:按照建筑结构书要求确定其中间跨及边跨的计算跨度; 3、内力计算:弯矩计算和剪力计算; 4、配筋计算:次梁跨中截面按T形截面进行承载力计算,其翼缘宽度取下面二项的较小值,然后判别各跨中T形截面的类型,按照T形截面的类型进行配筋计算。 多跨连续主梁的设计(按弹性理论计算) 1、荷载计算:主梁自重化成集中荷载考虑便于计算,次梁传来的荷载,主梁的自重,梁侧抹灰。 2、计算简图: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内力,设定柱的截面为尺寸、主梁几何尺寸及支承情况。如果主梁线刚度较钢筋混凝土柱线刚度大得多,则主梁中间支座按铰支承考虑,主梁端部搁置在砖壁柱上,其支承长度为370mm。 3、弯矩、剪力计算及其包络图: 根据主梁弯矩计算和主梁剪力计算的数值以及已知支座弯矩和荷载数值求出跨中弯矩的方法,绘出主梁弯矩包络图和剪力包络图。跨中弯矩较小者竖标,也可通过弯矩较大者的顶点作与支座弯矩竖标的连线相平行的线的方法确定。 4、截面配筋计算:主梁跨中截面在正弯矩的作用下按T形截面计算,其翼缘宽度取按照建筑结构书中表5-6选用。然后判别各跨中T形截面的类型,作相应的配筋计算;主梁支座截面及在负弯矩作用下的跨中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作出主梁的截面配筋计算结果列表。 5、主梁吊筋计算:由次梁传递给主梁的全部集中荷载为G+Q 6、材料图及纵筋的弯起和截断: (1)按比例绘出主梁的弯矩包络图。 (2)按同样比例绘主梁纵向配筋图,并满足以下构造要求:弯起钢筋之间距不超过箍筋的最大允许间距;弯起点离抗弯承载力充分利用点的距离不小于。在B支座左右由于需要弯起钢筋抗剪,而跨中又只能提供2根弯起钢筋(分两次弯起),不能满足抗剪计算和构造要求。因此,在B支座设置专用于抗剪的鸭筋,其上弯点离支座边的距离为50 mm。 (3)按前面所述方法绘制材料力,并利用每根钢筋的抗弯承载力直线和弯矩包络图的交点,确定负钢筋的理论切断树点(即按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不需要该钢筋的截面)其实际切断到理论切断点的距离不应小于20d。当V0.07或V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