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五章社会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管理.ppt

发布:2017-05-18约2.78千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社会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管理 2011年至2013年,社保基金理事会管理的基金规模从8377亿元增加到11943亿元,其中,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权益从7811亿元增加到9925亿元,受托管理的其他基金权益从566亿元增加到2018亿元。其中,2013年,社保基金投资收益696亿元,收益率达到6.29%。 金融工具 实物工具(主要指不动产) 银行存款 债券 贷款 证劵 金融衍生产品 出租获取租金 增额价差 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管理工具 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管理风险 投资环境风险 宏观经济周期风险。 通货膨胀风险。 政治环境风险。 风险的分析: 投资风险 模式选择风险。 投资组合风险。 投资管理风险。 汇率风险。 风险的防范: 基于社会保险基金的长期性质,确定总体风险政策。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风险政策,设定各类资产的投资比例、委托投资的投资方针以及跟踪误差(tracking error)等风控指标的限制。 三选择托管人保证基金安全。 四构建拥有多层次——风险管理委员会、法规监管部、各部门、各基层业务单位——的风险管理体系。 五完善风险管理程序。 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管理风险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模式 1、社会保险基金集中管理模式 主要是指由政府部门或其委托的负责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公共管理部门 管理模式的分类 2、社会保险基金分散管理模式 主要是指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机构在政府的监管下运用市场机制对社会保险基金进行管理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模式 3、社会保险基金委托——代理管理模式 主要是指社保基金理事会受委托管理社会保险基金,理事会再把基金分别委托给不同的基金公司进行投资运营的管理模式。 参阅资料:郭殿生:集中投资还是分散运营———中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模式选择 广东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结存资金1000亿元委托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投资运营。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模式 两种管理模式的比较 集中管理模式的优点 (1)具有规模经济效益,可以降低管理成本 (2)可以兼顾社会公平,政府以其强制性的地位和其职能保证了社会的公平 (3)有政府财政作为最后保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集中管理模式的缺点 政府容易导致效率低下且收益较低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模式 分散管理模式的优点 通过市场竞争带来效益,市场机制中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机构不受政治因素影响,纯粹出于经济效益考虑,从而产生最佳的资金配置,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并有助于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 分散管理模式的缺点 加入市场竞争,使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更为复杂,增加管理成本,并且经济的规模效应消失,此外社保计划的参加者难以作出远见的投资选择,从而增加了未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模式 委托——代理管理模式优点: 避免了由政府垄断投资运营所容易导致的行政性弊端。同时,这种模式适度集中社保基金,然后“分配”给指定的基金公司管理,仍然可以克服资金过于分散的弱点,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合理的调整安全性、收益性以及流动性的需要。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模式 不同层次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模式的选择 由于不同层次的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目标不同,其管理模式也是差异化存在的,不同的社会保险基金要选择具有相应特点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模式,才能发挥好社会保险基金的功能,实现其不同的目标,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前进。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模式 (1)基本社会保险基金 基本社会保险基金的基本目标的是保值增值,在这个目标导向下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模式应该倾向于集中管理模式,集中管理模式的财政担保最大程度的满足了基本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性原则,由政府相关机构进行管理虽然放弃了对于收益性的需求,但是在政府对基金的保护下,会更安全的发展。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模式 (2)补充社会保险基金 补充社会保险基金对于收益性的要求更高,更加倾向于分散管理模式,市场化的投资运作。分散管理模式往往是放弃了财政兜底带来的安全性的保护,换来市场化的自由投资决策,然而也同时要承担市场带来的风险,由于补充社会保险基金对于安全性要求的降低以及收益性要求的提高,分散管理模式更有利于补充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管理。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模式 (3)全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 全国社会保险基金要兼顾安全性、收益性以及流动性原则,要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追求收益性保证流动性。这就运用了委托—代理的管理模式。 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增值管理 固定比例与常数投资策略 固定比例投资策略——将社会保险基金按固定比例投资于国家债券、银行债券、银行存款、短期贷款、公司债券、股票等投资领域的一种资产组合投资策略。 常数投资策略是指,将一定数量的社会保险基金按一定比例分别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