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碳纤维复合芯导线施工手册.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施工手册
1、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架空输电线路架线工程施工中,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施工工艺及验收方法,以及运行维护方面的规则。
2、手册引用文件
碳纤维导线施工和安装应满足下列标准规范的规定:
GB 50233-2005《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DL/T 741-2001《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
DL 5009.2-200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
SDJJS 2-1987《超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工艺导则》。
IEEE 524-1992《架空传输线路导线的安装导线
图1
(4) 在距端部20厘米处做标记,在标记里侧用胶带将绞线绑扎牢固。在标记处将绞合的铝股截断剥离,截断铝股时不得损伤碳纤维复合芯杆。
(5) 取耐张线夹包装箱内的附件手套戴上,再取附件纱布均匀打磨已剥去铝股的碳纤维复合芯杆,将芯杆表面由光亮状态打毛,并用手套将该部分芯杆的表面擦拭干净。
(6)将金具外锥套入打磨后的芯杆,然后套入内锥。芯杆应露出内锥端面6~8毫米,如图2及图3所示。
图2
图3
(7) 将外锥与内锥沿直线方向拉紧,在拉紧操作中严禁扭转外锥及内锥,如图3所示。
6.1.2.内外锥压紧工序
(1) 将配套压紧工装的附件装配齐全,检查压力是否正常。
(2)将已与导线预装配的耐张线夹的外锥部分(含内锥及芯杆)水平插入压紧工装。
(3)将千斤顶液压手柄开始徐徐加压,直至压力表读数指示10~20MPa,保持5~8秒钟。
(4)将压紧的内、外锥,从工装中轻轻拔出。
6.1.3.内、外衬铝管装配及压接工序
(1) 将耐张线夹的钢锚轻轻旋入外锥内,并用扳手紧固,如图4所示。
图4
(2) 将如图4所示,300-310cm处,均匀涂上随箱附带的导电膏。将外衬铝管推紧至钢锚处,再将内衬铝管推紧至外衬铝管定位处,如图5所示。
图5
(3) 将外衬铝管靠近钢锚一侧的滚花处压一模,压力65~75Mpa,如图5所示。
(4) 将外衬铝管另一侧的滚花标记处依次顺序压五模,压力65~75Mpa;在顺序压第六模时,压力40 Mpa,,如图5所示。
(5)用板锉将毛刺处理干净,不平整处,用细砂纸打磨。
(6)用游标卡尺测量压后对边尺寸,米尺测量压后长度,作好记录。并在金具出线处,均匀喷涂漆标识。
注意:做耐张、接续前,应将蛇皮网套内的线切除。
(7)在金具的压接过程中,压接铝管表面可涂脱模脂,以便脱模;禁止用脚踩踏金具或金具口的导线,或用力扳动金具口的导线。
6.2.楔形接续管
6.2.1准备工作同6.1.1
6.2.2内外锥压紧工序同6.1.1
6.2.3连接
经过上述准备,预直线接续连接的两根碳纤维导线两端,在芯棒均与内外锥管压紧后,使用楔接接续管配套:连接器,将两内锥管背靠背(通过正反向螺纹)连接在一起,扳手旋紧。如图6、7所示。
6.2.4通流内、外衬铝管装配及压接工序
按6.1.3(2)~(6)步骤及图8所示压区在金具上的标志线,装配、压接并检查。
注意:两侧内锥套管进入连接器要保持同步,防止一侧进入深,一侧进入浅,发生此类现象,要退出重新旋入。
7 紧线
7.1紧线操作是碳纤维导线架线施工的又一关键工序,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确定合适的紧线方法。
7.2导线牵放到位后先放松牵引张力(以不碰到跨越物为宜),选取尺寸合适的卡线器(软铝型线可选用预绞式耐张线夹)将导线卡牢,禁用接触面小的卡线器,以免损伤导线。用机动绞磨做牵引紧线。中间耐张塔采用高空锚线、平衡挂线的施工方法。
7.3紧线顺序为第一观测档紧,第二观测档松(简明紧、松、紧观测)。紧导线时先紧中相线,后紧左、右相线;一基塔的紧线尽可能一天内完成。
7.4以观测档弧垂为标准,紧线应力达到要求后,保持紧线应力不变,在紧线段内所有直线塔和耐张塔上同时画印,未完成画印,不得进行锚线作业。
在耐张塔将导线临锚,使其接近设计架线张力,如果放完导线就进行驰度观测、调整及挂线,需考虑初伸长补偿问题,采用降温补偿法.
7.5 导线挂完后,注意观察驰度变化,确认无误后再安装附件。
8 平衡挂线的锚线、紧线的操作方法
8.1耐张塔平衡挂线(半平衡挂线)
导线通过耐张塔,两侧画好标定线长(即割线长度)的印记后,可采用耐张塔平衡挂线。一个耐张段内只能先在一侧断线、挂线,然后从这端开始逐基进行。
8.2高空锚线和断线应注意的事项:
8.2.1受地形、导线特性限制,可采用高空锚线并用高空作业平台进行高空压接。高空锚线和断线前应对所用的工器具进行检查,严禁使用不合格工器具。在开断导线前应做好导线的保护措施(可采用麻绳等每隔1-2米左右进行绑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