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工程项目.doc

发布:2017-01-02约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沪苏浙高速公路江苏段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工程项目 一、前言 沪苏浙高速公路江苏段起点位于吴江市芦墟镇北的苏沪两省市交界处,与上海沪青平高速公路相接,经过莘塔、北厍南、古池荡、八都,终点位于吴江市震泽镇八都北的苏浙两省交界处,与浙江省申苏浙皖高速公路相接,江苏段路线全长49.947公里。全线为双向六车道,全封闭、全立交,路基宽度35米 , 计 算 行 车 速 度120Km/h。 二、工程地质条件 沪苏浙高速公路江苏段K30+050~K30+450段所在区域为滨湖平原区,地层上部为软塑状亚粘土,分布连续,厚度不大,其下为软土,岩性以淤泥质亚粘土为主,间夹泥炭层,流塑,分布连续,厚度较大,最大揭露厚度14.00m,顶板埋深1.50~2.50m,底板埋深15.00~16.50m,最小天然含水量41.2%,最大含水量64.4%,平均天然含水量53.16%,最小天然孔隙比1.236最大天然孔隙比1.798平均天然孔隙比1.427,平均锥尖阻力为0.34MPa,平均侧壁摩阻力为6.1KPa。软土下伏软塑状亚粘土,,,,;,,, 里程桩号 桩型 处理深 度(m) 桩径(mm) 扩大头直径(mm) 桩间距(m) 扩大头高度(m) A K30+050~K30+150 钉形桩 16.5 500 1000 2.0 4.0 B K30+150~K30+250 钉形桩 16.5 500 1000 1.8 3.0 C K30+250~K30+350 双搅桩 15.0 500 ? 1.4 ? D K30+350~K30+450 常规桩 16.5 500 ? 1.4 ? 四、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 该试验路段位于沪苏浙高速公路江苏段k30+050~450,有钉形水泥土搅拌桩、、、、、~0.50之间。 (2)水泥掺入量确定 水泥掺入量应由室内配合比试验确定。根据土样含水率、×70.7mm×70.7mm的立方体,试件可在振动台上振实,振动频率为3000+200次/min、±0.05min。加固处理水泥土放入试模时应仔细分层填塞均匀,不得产生空气泡,上下两端面用刮刀刮平,盖上塑料布,以防水分蒸发,试块成型1~2天拆模,称重后放入养护室,分别进行不同龄期的养护。 室内抗压强度试验应采取控制应力试验方法。逐级加压并保持水平,量测垂直向变形,待变形稳定后加下一级荷载,直至破坏。 稳定标准:试件垂直变形速率小于0.5mm/min; 破坏标准:应力不变,变形不断发展,试件裂纹产生,应力下降; 每组试件不得少于3个,同时考虑室内配合比试验与现场施工条件的偏差,要求室内配合比试验R28≥1.0MPa。 (3)施工工艺 桩机运至工地后,先行安装调试,待钻机运转正常、、、、、、~1.0m/min;提升速度0.7~1.0m/min;内钻杆转速≥50r/min;外钻杆钻速≥70r/min;钻进时喷浆压力0.25~0.4MPa。) b)掌握下沉和提升的阻力情况,选择合理的搅拌头形式、~100mm;叶片厚度25~40mm;叶片倾角10~20度。) c)检验室内试验所确定的配合比、、、、、、、、、、±15 抽查2% 2 桩长 m 不小于设计值 查施工记录 3 桩径 mm 不小于设计值 抽查2% 4 垂直度 % 1 查施工记录 5 单桩喷浆量 kg 不小于设计值 查施工记录 6 桩体强度 MPa 不小于设计值 抽查0.5~%2% b)成桩7天内,施工单位先开挖自检,观察桩体成型情况和搅拌均匀程度,如实作好记录,检查频率为0.5%,开挖深度小于1.5m,钉形桩开挖到扩大头深度以下0.5m桩数不少于总桩数的0.1%,如发现凝体不良情况,应报废补桩; c)成桩28天后,应随即抽取总桩数0.5%桩,进行桩体强度检测,在整桩长度范围内进行钻芯取样,并在取芯孔每隔2m,进行标准贯入试验(N)。同时进行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检测频率为每一试验区不少于3根。 五、结论 1、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28天标贯击数5m以上平均在28.6击,5m以下平均在18.1击。 2、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5m以上平均值为2.24MPa,5m以下平均值为1.27MPa 3、施工结束后30天,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在最大加载值为330KPa时的累计沉降量为190-200mm。 沪苏浙高速公路江苏段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工程项目于2005年10月8日开始施工,至2006年1月20日竣工,2006年2月20日通过竣工验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