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地理必修Ⅰ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本章地位;1、自然条件 ------- 地表形态
2、自然条件的变化-----全球气候
变化
3、自然资源 ------- 煤炭资源
4、自然灾害 ------- 洪涝灾害 ; 本章编写特色;本章重视培养的地理能力; 第一节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的影响;发展要求;教材剖析;4、内容结构
一、地形对聚落分布影响;案例1:探究平原、山区聚落形成与地形的关系和成因
得出:地形影响人类活动,地形多样,聚落形态也是多样的。
案例2:探究丽江古城的形成和发展利用了哪些有利地形?
得出:地形不仅直接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而且通过影响其他自
然因素进而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
案例3:探究塔里木盆地的城镇空间分布和地形地貌之间的关系
得出:地形会影响其他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进而影响聚落的
形成与发展,
运用:举例说明所在地区聚落分布的特点及其原因探究。
目的:思维的整理、所学知识和方法的运用、学会综合分析
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4、内容结构
三、综合探究活动
探究兰州所在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布局的影响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与已有知识发生联系 探究学习形成新知识与技能
运用解决实际问题;三、分析山区与平原乡村聚落的主要差异及其主要原因。;五、探究较大区域内城镇的空间分布特点
案例:塔里木盆地中的聚落(讨论法)
1、联系学过知识推导山前洪积扇的形成?在盆地中是怎样分布的?
山前洪积扇水土资源有什么特点、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2、盆地中的聚落分布有何特点?与地形、气候有何关系?
3、盆地中的交通线路分布有何特点?与地形、气候和聚落有何关系?
得出:
地形不仅影响其他自然因素进而影响聚落的形成与发展,而且
影响着其他社会经济因素如交通线路、农业、人口等的分布,进而
影响聚落的形成与分布。
; 人口
聚落 水源 地形 气候 地表形态 聚落
农业
交通 ;六、归纳总结
除地形外,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还有哪些?
自然因素主要有气候、河流等;
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交通、人口、工农业生产水平等。
七、验证:开始画的聚落位置、形态和发展方向是否正 确
; 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发展要求;教材剖析;4、内容结构
一、全球气候变化;4、内容结构
一、全球气候变化;4、内容结构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教学建议
充分运用资料及图表来进行分析,提高对图表的阅读、分析、运用能力,引导学生探究地理问题,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1、通过学生阅读“雪线、冰盖”了解概念和影响雪线的因素等
(最好配上直观的图片)
2、分析“10000年来挪威雪线高度和近5000年来中国气温距平变
化 ”图
(1)让学生看懂图:关注纵横坐标名称、曲线变化的关键点
(2)让学生通过图表读出雪线高度和5000年来中国气温距平变
化 的特点、两条曲线相关性等
(3)再对图表提出疑问,延伸到课外
(4)让学生举例说明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产生的问题
;(一)近现代的气候变化
分析4张图 “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图、1900—2000年全球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图、因气候变暖首先可能被淹没的地区图、天津市海滨平原受海平面升高影响的范围图
(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