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必备广东省2017年中考政治复习专题16社会建设人人有责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四、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公益活动,自觉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考点43) 五、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考点48) ★考点分析:这几个考点2015年有新增的部分,如“自觉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考生需要从“公共利益”“公民道德意识”“服务社会”“民生问题”“构建和谐社会”“责任意识”等角度去把握,深刻体会“我与社会”的关系。备考关注选择题。 10. 中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意义: (1)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2)自己受到关注和赞许,内心感到快乐和满足。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培养优秀品德和责任感,养成亲社会行为习惯。锻炼了实践、协作等各种能力,有利于共建互助和谐社会。 (3)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是现代公民应具备的素质。 (4)当我们参加公益活动时,我们的一次行动将会吸引众多关注的目光,一个倡议将会得到众多人的积极响应。 11. 你参加过哪些社会公益活动? 如:到敬老院为老人献爱心,在社区宣传节约用水用电,上街打扫卫生、到车站为旅客服务等。 12. 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当志愿者要具备哪些优秀品质? 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高度责任感、助人为乐、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团结合作、开拓创新。 13. 我们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中应怎么做? 要热情、主动、积极,讲文明礼貌,乐于助人,认真负责,任劳任怨,吃苦耐劳,团结合作,无私奉献。 14.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做一个自觉维护公共利益的人? (1)我们要关心和参与公共事务,有爱心和正义感,主动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 (2)我们要有服务社会的意愿,也要不断提高自己服务社会的能力。 (3)我们可以从我做起,从身边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 (4)热心环保,积极参加环保实践活动,遵守社会公德,自觉维护公共利益,爱惜公共设施。 15. 如何正确认识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青少年该如何应对? (1)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是不道德的,它既要受到道德的谴责,也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因为公共设施是由行政机关或其特许的公务法人设置或管理的以供公众使用的设施。建设公共设施的主要目的是直接造福于人民,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 (2)作为青少年,我们要敢于与不道德的行为作斗争,可以采取下列方式:好言相劝,让破坏者认识到公共设施的重要性及其行为的危害性,使其自觉终止自己的错误行为。拨打“110”报警。想办法告知政府部门,因为他们是公共设施的主要提供者。 16. 青少年如何培养亲社会行为? (1)树立回报社会意识,养成亲社会行为习惯,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2)多做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关爱社会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对遇到挫折和不幸的人给予同情和关爱,对处于困境的人伸出援助之手等。 6. (2016广州)近年来, 某研究机构对公共场所人们的 不良行为的调查结果显示(如 右图),抢座、围观并起哄、 插队和闯红灯等在所有不良行 为中占54%。这项结果提醒人们 要( ) A.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B. 遵守社会公共秩序 C. 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D. 提高自身文化素质 真题再现 B 7. (2015广东)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张纪清,27年来坚持以“炎黄”的署名,捐款建敬老院和希望小学。他的行为( ) ①是想在服务社会中获得利益的体现 ②会带动更多的人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③体现了一个现代公民应具备的素质 ④使人生价值在奉献社会中得到提升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D 8. (2013广东)班仁乡是贵州省罗甸县一个典型的贫困乡,乡里的学生每天都必须自己在学校周围露天生火做饭,因此学生在上学时要背炉灶、锅碗、瓢盆、柴火、大米等物品。对此,我们中学生应该 ( ) A. 加大扶贫力度,完善教育教学设施 B. 提高贫困学生生活质量和身体素质 C. 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学习这种做法 D. 伸出援助之手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 D 问:公平是社会的稳定器,我们要在社会生活中追求绝对的公平。对吗? 答:不对。公平总是相对的,不可能有绝对的公平。当我们遇到“不公平”的事情觉得委屈、困惑时,我们不妨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客观地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同时增强权利意识,善于寻找解决途径,用合法的手段去寻求帮助,解决问题,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厘清误区 问:只要有了正义的制度,就能实现社会公平了吗? 答:不是。正义的制度是实现公平维护的保障,但正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