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届高三理综第一次模拟考试-答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6届莆田六中高三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
理综试题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Cl-35.5 C-12 I-127 O-16 Cr-52 Na-23 K-39 H-1 Cu-64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实验中所用材料、试剂与颜色反应的对应关系中,的是( )选项 材料 试剂 实验目的 颜色 A 动物细胞 台盼蓝 检测细胞的死活 死细胞被染成蓝色活细胞不着色 B 观察DNA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细胞核被染成绿色,细胞质被染成红色 C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改良苯酚品红染液 观察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 染色体被染成红色 D 人口腔上皮 健那绿染液 观察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 线粒体为深绿色,细胞质基质为蓝绿色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线粒体是细胞内物质氧化和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
B. ATP合成酶可以通过核孔随意进入细胞核
C. 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一般不发达
D. 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包装的主要场所
)
A.颤藻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B.若控制呼吸酶的基因表达,则细胞发生分化
C.细胞的衰老可以用自由基学说进行解释
D.细胞凋亡不利于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4.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较高剂量的胰高血糖素后,家兔体内不会发生的变化是( )
AA细胞分泌量减少 B.胰岛B细胞分泌量增多
C.肝脏、肌肉中糖原的分解加快 D.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5.下列有关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导致杂合子A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B.饲养金鱼过程中的人工选择会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C.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抗虫棉过程实现了苏云金芽孢杆菌与棉花的共同进化
D.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有可能发生
6.某林区在30年前发生过火灾,焚毁所有林木。火灾后该地区曾引入一种外地植物,已知双子叶植物的阔叶和窄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对该植物的某个种群进行调查,发现有%的植株表现为窄叶,余表现为阔叶。从该种群中分别取两种性状的足够样本让其自交,发现约有0%阔叶植株的子代出现窄叶植株,而窄叶植株的子代未发现阔叶植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林区30年间发生了次生演替B.该种群C.原种群中阔叶基因的频率于窄叶基因的频率
.研究该区的范围和边界、种群间的关系,属于群落水平上的研究7.《新修本草》是我国古代中药学著作之一,记载药物844种,其中有关于“青矾”的描述
为:“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瑠璃……烧之赤色……”据此推测,“青矾”
的主要成分为( )
A.CuSO4·5H2O B.FeSO4·7H2O C.KAl(SO4)2·12H2O D.Fe2(SO4)3·9H2O
8.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B.×10-6,则饱和溶液中含Mg2+数目为2×10-3NA
C.
D.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22.4 L氯化氢,断裂化学键总数为 NA
9.芳香化合物M的结构简式为 ,关于有机物M的说法正确
的是 ( )
A.有机物M的分子式为C10H12O3
B.1 molNa2CO3最多能消耗1 mol有机物M
C.1 mol M和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22.4 L气体
D.有机物M能发生取代、氧化和加成反应
10.短周期元素M、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M、W、X、Y+、Z2-的电子数
与其电子层数的比值依次为1、3、4、5、6(不考虑零族元素)。下列关于这些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X分别和其它四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2种化合物
B.X、Y、Z离子半径依次增大
C. Y和Z形成的简单离子都会破坏水的电离
D.W、X、Z对应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依次增强
11.用含少量镁粉的铝粉制取纯净的氢氧化铝,下述操作步骤中最恰当的组合是( )
①加盐酸溶解 ②加烧碱溶液溶解 ③过滤
④通入过量CO2生成Al(OH)3 沉淀
⑤加入盐酸生成Al(OH)3 沉淀 ⑥加入过量烧碱溶液
A.①⑥⑤③ B.②③④③
C.②③⑤③ D.①③⑤③
12.碱性硼化钒(VB2)—空气电池工作时反应为:4VB2 + 11O2=4B2O3 + 2V2O5。用该电池为
电源,选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当外电路中通过0.04mol电
子时,B装置内共收集到0.448L气体(标准状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过程中,c电极表面先有红色物质析出,然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