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演示课件.ppt

发布:2018-02-20约1.39万字共10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贮水箱设计 ---贮水箱形状确定 ●贮水箱的结构形状应根据其容量大小、结构的合理性、现 场放置的位置、水箱制作的难易等因素来确定。储热水箱应 选择体面比最小的形状。这样既能减小散热面积,还可节省 水箱制作的材料。 1、圆球形状的水箱体面比最小,但制作困难。因此储热水箱的形状一般都 选择圆柱形或方形 2、对于圆柱形水箱,当高度等于直径时,表面积最小。如果圆柱形水箱高 度过高,一般将水箱卧放。要求水箱承压的系统,圆柱形水箱的两个端盖应 采用球形端盖,材料厚度应加厚,制作完成后,应按要求作耐压试验。 3、对于方形水箱,当长、宽、高相等时,表面最小。方形水箱不承压,不 易设计的太高。在高度相同的的条件下,长度与宽度相等时,体面比最小。 方形水箱可以现场制作,运输方便。方形水箱的承压能力差,需要在水箱内 部或外部加拉筋。所以只能用于不承压的系统中。 贮水箱设计 ---贮水箱的材料 1、钢板水箱 2、搪瓷水箱 3、不锈钢水箱 4、玻璃钢预制水箱 5、水泥预制水箱。 6、塑料水箱 贮水箱设计 ----贮水箱的开口位置与尺寸(1) ■检修人孔:大于3m3的水箱应留检修人孔,以备将来检修时 用。人孔的尺寸不应小于400×400mm2,圆形人孔的直径不 应小于400mm。 ■通气孔:常压水箱应留有通气孔,以避免形成负压,使水箱 受损,并使下水通畅。 ■排污口:排污口应留在水箱最低的位置,以利于排污。排污 口的尺寸不应小于25mm。 ■溢流口:开式常压系统的水箱应留有溢流口,应不小于进水 口,且最小不应小于25mm 。 贮水箱设计 ---贮水箱的开口位置与尺寸(2) ■用热水口: a)对于承压水箱,用热水口应位于水箱的顶部; b)对于顶水使用的开式水箱,用热水口应位于水箱的中上部, 且不能低于上循环口; c)对于落水使用的开式水箱,用热水口应位于水箱的底部, 但应不低于排污口; d)对于底部带有电加热管的水箱,用热水口应高于电加热管 的位置,以确保电加热管始终浸没在水中,防止电热管无水 干烧。 注:用热水口的尺寸应根据热水流量大小来确定,一般承压 系统不应大于1m/s;常压系统不应大于0.5m/s。 贮水箱设计 ----贮水箱的开口位置与尺寸(3) ■上、下循环口: 1、下循环口位于水箱的底部,但应不低于排污口,不高于用 热水口(落水法)。 2、上循环口位于水箱的中上部,不高于用热水口。对于顶水 使用的承压水箱,上循环口应在水箱的中下部,但无论何种 系统,上循环口都应高于下循环口。 3、上、下循环口的尺寸也应根据单位时间的流量大小来确定, 一般不应大于1m/s。 ■其它开口: 有些系统还需预留测量水温、水位、压力的开口。带有 辅助加热的系统还需留有辅助加热系统所需要的各种开口, 设计者应根据系统要求合理设计。 贮水箱设计 ---贮水箱的开口位置与尺寸(4) 在满足以上要求的前提下,水箱的开口位置还应尽量注意消 除死水区,或者尽量减少死水区。但为了防止顶水使用时冷 水供应不上,造成热水断流的问题,有意在水箱出热水口上 部留出一部分热水高度,当冷水供应不上时,起缓冲作用。 贮水箱设计 ---贮水箱进出水管的布置 1、当水箱进出水口处流速、温差过大时,容易造成水箱混水。 对于需要水箱水温分层的储热水箱,如顶水使用的储热水箱, 应降低管口流速。在设计水箱进、出水口处水管的布置时,下 循环管口流出的为低温水,其在水箱内的开口方向应水平或向 下;上循环口流进水箱的水为高温水,其在水箱内的开口方向 应水平或向上;冷水补水进口的开口方向应水平或向下。 2、对于自然循环系统,下循环口兼有下循环管的自动排气功 能,因此,其在水箱内的开口方向应水平,不能向下,否则将 造成下循环管无法自动排气而使系统无法自动循环。 3、对于落水使用的循环系统,设计时,有意将上循环管口向 下开口,有时甚至将上循环口向下延伸至水箱的下部,有意使 水箱混流,以减轻水箱的温度分层。对于直流式定温放水系统 ,设计时也有意将从集热器进入水箱的热水管延伸至水箱的下 部,以达到混合水箱水温的作用。 辅助热源选择与设计 ---辅助热源种类的选择 ●辅助热源一般应具有可靠、稳定、随时可以供给等特点 1、燃气(天燃气/煤气/石油液化气/沼气等) 2、燃油 (煤油/柴油) 3、电能 4、蒸汽 5、暖气 6、热泵 辅助热源选择与设计 ----辅助热源功率的确定原则 —辅助加热系统的目的是当阴雨天或太阳能不足时,由辅助加 热系统提供所需的热能。 —对于太阳热水系统来说,太阳能完全不起作用的情况就是最 不利的情况。因此,辅助加热设备功率的确定应根据太阳能完 全不起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