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2章第1节第1课时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讲述.ppt

发布:2017-04-04约3.56千字共5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 1.金属单质的化学通性 (1)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 (2)较活泼金属+酸―→盐+氢气. (3)较活泼金属+较不活泼金属的盐溶液―→较不活泼金 属+较活泼金属的盐溶液. 2.氧化物的化学通性 (1)酸性氧化物+水―→含氧酸. (2)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3)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盐. (4)碱性氧化物+水―→碱. (5)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3.酸的化学通性 (1)酸+酸碱指示剂: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2)酸+活泼金属―→盐+氢气. (3)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4)酸+碱―→盐+水. (5)酸+盐―→新酸+新盐. 4.碱的化学通性 (1)碱+酸碱指示剂: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无色酚酞 溶液变红色. (2)碱+酸性氧化物―→盐+水. (3)碱+酸―→盐+水. (4)碱+盐―→新碱+新盐. 5.盐的化学通性 (1)盐+酸―→新盐+新酸. (2)盐+碱―→新盐+新碱. (3)盐+盐―→新盐+新盐. 6.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之间的相互关系 既要掌握物质所属类别的通性,还要掌握这种物质的特性.例如,酸与金属反应可以生成氢气和盐,这是一般规律,但并不是所有酸和金属的反应都产生H2;金属氧化物不都是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 考查点一 物质的分类————————————— [例1] 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 (1)上图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 物质类别 酸 碱 盐 氧化物 氢化物 化学式 ①HCl ②____ ③______ ④Ba(OH)2 ⑤Na2CO3 ⑥______ ⑦CO2 ⑧Na2O ⑨NH3 ⑩H2O2 以Na、K、H、O、C、S、N中任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上表中②③⑥后面. (3)写出⑦转化为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实验室由⑩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制备⑦常用________和________反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一点] 解答本题应从常见的酸、碱、盐的组成、含义及化学性质入手分析,熟悉常见气体如CO2、O2的实验室制备原理和检验方法. (2010·平顶山高一检测)符合如 图中阴影部分的物质是 (  ) A.Na2CO3 B.Cu2(OH)2CO3 C.NaCl D.NaHCO3 解析:据图示可知,该物质为正盐,钠盐和碳酸盐,符合的物质只有Na2CO3. 答案:A 考查点二 各类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例2] 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乙.下面四组选项中,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  ) 甲 乙 丙 丁 A H2SO4 Na2SO4 NaOH NaCl B KCl K2CO3 KOH HCl C O2 CO CuO C D Fe CuCl2 Zn HCl [答案] CD [关键一点] 本题宜采用排除法,任选每个选项中的两种物质,看是否满足题目要求,若不符合,则其他物质不需分析,但对正确选项需要逐一验证.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可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CuSO4―→Cu      B.CaCO3―→Ca(NO3)2 C.Ba(OH)2―→NaOH D.碳单质―→K2CO3 答案:D * 返回   本章从化学学科内容方面展开化学科学,作为从学科内容方面使同学们认识化学科学的起始章,是连接初、高中化学的纽带和桥梁,引导同学们有效地进行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第一节 本节主要介绍了物质的分类方法,如交叉分类法、树状分类法等以及胶体的制备、应用和性质. 第二节 重点讲述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这部分内容在了解电解质概念的基础上,重点探究酸、碱、盐的电离情况,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第二部分是“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其中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密切相关的,其核心是离子反应.电解质的概念是离子反应的基础;离子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表示方法. 第三节 主要讲述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特征和本质.呈现顺序是先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对这些反应进行分类,最后得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结论,从而得出氧化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