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03第三章小组工作理论与动力分析.ppt

发布:2017-05-31约2.88千字共3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小组工作理论与小组动力 本章重点问题: 1、了解小组工作重要的相关理论 2、了解小组动力的含义和作用 3、了解小组的主要动力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如何相互作用形成小组的动力过程。 理论:    一系列逻辑上相互联系的概念和判断组成的知识体系,是从较高层次上来描述和解释某种现象的存在和变化,是对经验知识的抽象概括。 社会工作理论:   为社会工作理论;社会工作理论 第一节 小组工作的相关理论 一、镜中自我理论 代表人物:(美)库力 内容:   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个体通过感知他人对自己的反映和评价,从而建立起个体的自我意识、自我印象和自我评价。 步骤:  想象自己怎样显现在他人面前  想象别人对这种显现做如何判断  形成某种自我的感觉,如骄傲、谦虚、自信等  形成或修正行为 主题活动:“我是谁”探寻 具体操作 第一步:自我探寻“自己眼中的我” 目的:   以小组成员的自我参考架构来了解自己眼中主观的自己,以更深入的了解自我。   为小组成员的自我突破提供者参考依据。 方法一:自我评估表格 方法二:SWOT自我当前状态分析 第二步:寻找“镜中我”活动 二、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一)主要内容: 社会网络:一组个人接触,通过这些接触个人维持其社会身份并且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和服务、讯息与新的社会接触 社会支持:由社区、社会网络和亲密伴侣所提供的感知上的实际的工具性或表达性支持。 (工具性支持:引导、协助、有形的支持 表达性的支持:心理支持、情绪支持等) (二)社会支持网络与小组工作 (三)参与式学习  分析和画出目前自己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和支持网络 目的:   了解自我所处的系统状况   清楚和明白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和社会关系   寻找建立自我社会支持网络的方向 步骤一: 步骤二: 三、社会学习理论 (一)内容 代表人物:(美)班杜拉    强调人的行为、思想、情感反映和行为方式不仅受直接经验的影响,同时也受间接经验的影响,行为与环境具有交互作用。 1、观察学习和模仿是学习的重要过程。 观察学习是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 2、人们通过观察别人的某种行为受到奖赏或惩罚就可以得到强化,这种强化被称为替代强化。 3、认知在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人的学习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人的认知能力的发挥。 4、交互决定论。人与环境互相成为各自的决定因素,人的行为可以被解释为认知、行为和环境诸多决定因素之间连续的、互惠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四、小组动力学 (一)场域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勒温   B=f(P.E)   个人的行为由个人的内在(P)与个人所存在的社会情景(E)所决定    小组是一个动态的场域空间,在这个动态的场域中,小组中的物理环境、人文环境、小组自身的动力环境等与个人自身的个体要素共同影响成员的行为与改变,所以要创造一个有力的环境。 (二)小组动力学   勒温1939年在《社会空间实验》一文中首先使用小组动力学概念。 内容:   小组的形成、互动、领导、沟通、规范、氛围、内聚力、冲突等。   小组是一个动力整体,应该把小组的每个部分放在整体中进行研究。 五、需要理论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需要是有层次的。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和自我实现。 2、只有先实现了低层次的需要,才有可能产生高一层次的需要。 (二)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 每个人都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感情需要。 包容需要是指与人交往、归属的需要; 支配需要是指控制别人或被人控制的需要。 感情需要是指爱和被爱的需要。 人际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第二节 小组动力分析 一、小组动力    小组动力是体现在小组中或小组间的各种行为现象,如小组的形成、发展运作、互动、吸引、排斥等等,是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 二、小组动力因素分析 1、希普的观点 小组动力内容应该包括:小组的星辰过程、小组的发展过程、小组过程中的区分和整合、沟通过程、互动方式和小组的结构。 2、福思诗的观点 研究方向和方法学问题 小组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小组中的影响和互动 小组的表现 其他的相关因素 3、艾丽思的观点 输入因素:个人、小组 过程因素:沟通模式、凝聚力、工作与参与规范、小组做决定的程序、小组领导等 输出结果:小组运作的产物和小组形成的成果。 4、综合观点:静态和动态两方面 静态方面 机构方面: 首先:机构对小组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其次:机构对小组过程的影响 小组的特性: 小组的类型、对象、原理、目标、名称、主题等 小组带领者的因素 小组成员的特性 动态方面  小组领导方式与形态 小组的沟通和冲突 小组发展阶段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