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城市规模体系.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 城市规模体系 一、城市规模分布理论 二、对城市规模分布的解释 三、城市规模分布类型的利弊 四、城市最佳规模问题 五、中国城市规模分布 六、我国城市规模发展政策 第五章 城市规模体系 第五章 城市规模体系 城市规模的不同主要是由城市职能决定的。 一国或一地区的大大小小的城镇规模有没有规律性? 第五章 城市规模体系 一、城市规模分布理论 (一)城市首位律(Law of the Primate City) 马克·杰斐逊(M. Jefferson),1939年,观察发现。 第五章 城市规模体系 首位度反映了城市规模分布的集中程度。 首位分布--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 第五章 城市规模体系 公式的改进: 第五章 城市规模体系 第五章 城市规模体系 第五章 城市规模体系 第五章 城市规模体系 第五章 城市规模体系 评价: 第五章 城市规模体系 (二)城市金字塔 第五章 城市规模体系 第五章 城市规模体系 (三)城市位序--规模法则(Rank-Size Rule) 考察体系的所有城市,分析位序与规模间的关系。 1.1913年,奥尔巴克(F. Auerbach)对五个欧洲国家与美国的研究得出: PiRi=K 2.1925年,罗特卡(A.J. Lotka)发现美国符合: PiRi0。93 =5 000 000 3.1936年,辛格(H.W. Singer): Piq Ri =K 第五章 城市规模体系 4.1949年,捷夫(G.K.Zipf)提出在经济发达国家里存在: Pr= P1/R 或 Pr R= P1 即一个城市的规模与其在这个城市体系中的序位的乘积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这个地区的首位城市人口。若P1=1000万,则P2=500万,P3=333万,P4=250万…… 是一种理想状态,不具有普遍意义。 第五章 城市规模体系 5.目前广泛使用的公式: Pi Riq = P1 或Pi = P1/ Riq 捷夫公式是q =1 时的特例 ? q不同,等级序位关系不同。 第五章 城市规模体系 (四)贝利的等级规模分布模式 第五章 城市规模体系 (五)贝克曼城市规模体系模型(M.J.Beckman) 第五章 城市规模体系 二、对城市规模分布的解释 第五章 城市规模体系 三、城市规模分布类型的利弊 首位分布好?还是位序——规模分布好? 两种分布各有优缺点。 第五章 城市规模体系 (一)首位分布 第五章 城市规模体系 如何描述一个区域的城市规模分布? 第五章 城市规模体系 四、城市最佳规模问题 那一种规模的城市经济效益是最好的? 理论上是否存在最佳城市规模? 第五章 城市规模体系 什么是城市发展的最佳规模? 从经济角度讲城市最佳规模是使整个城市系统在相同投入时取得最大收益或在收益相同时付出最小成本的规模水平。(林目轩、何琼峰等,2007) 行政管理最佳城市人口规模 第五章 城市规模体系 第五章 城市规模体系 1、城市最佳规模(optimal city size)在理论上是存在的,但不是唯一的。以上六种规模,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称为最佳规模。 2、最佳规模是有多种选择的,如何选择取决于目标的确定。如市政府一般选择与关注4点,城市居民选择与关注点3,投资者选择与关注点3,迁入的居民选择与关注点6。 3、城市的最佳规模在理论上是存在的,但在实践上是否存在值得怀疑。随着技术的变化,最佳规模在不断变化。城市的最佳规模要在一定时期、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来讨论。目前,由于技术进步,国内外一些大城市的规模似乎没有停止增长的脚步。 第五章 城市规模体系 4、控制城市规模的发展,大都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来的,如有些城市污染严重、生态失衡;有些城市用水危机;还有的城市出于政治、军事、安全的考虑,不得不控制以至削减城市规模,这些都与经济意义上的最大规模、极限规模是两回事。 5、城市规模的适度领域很宽,因此,城市规模的级配应当多样化。由成本—收益分析中可以看出,城市规模从点1到点6是一个很宽的领域,在这个宽领域中的城市规模都应当视为适度规模,即它的规模存在都是合理的。这样,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规模系列可以由多个等级(如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组成。 第五章 城市规模体系 城市最佳规模理论与现实的矛盾: 1、城市是各不相同的,它们拥有不同的功能,不同的专业特点,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