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2016届高三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漳州市2016届高三毕业班高考历史适应性模拟卷(二)
一、选择题共48分
24.先秦时期,儒家推崇的“父慈子孝”仅体现在道德层面;汉代以后则变成了法定义务,强调“儿子要绝对服从父亲”。这种变化
A.强化了儒学独尊地位 B.反映了家庭关系的不断紧张
C.淡化了家庭伦理关系 D.吸取了法家思想的治国理念
25.有学者认为:从政治体制演变看,宋代是从“皇权—吏员”体制向“皇权—士大夫”体制转型的时期。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B.重文轻武观念的影响
C.义理之学思想的浸染 D.官僚体制的日益完备
26.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入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这一现象的出现
A.有利于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改变了传统的封建经济结构
C.带动了农村人口结构的改变 D.促进了农村新生产关系出现
27.学者黄仁宇曾说:“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作者意在说明明朝
A.缺乏社会变革的新经济因素 B.专制的社会环境压制人性发展
C.八股取士钳制了国人的思想 D.闭关锁国导致中西文化的隔绝
28.1877年,清政府派出郭嵩焘、刘锡鸿一正一副两位驻外公使到达伦敦,清廷只是按照传统方式给其谕旨,为此郭嵩焘不得不要求清廷“补版国书,充当公使”,而补版国书未署副使名,英国便以不符合国际惯例为由,拒绝承认刘锡鸿的外交身份。这主要反映了
A.传统理藩外交理念受到冲击 B.清政府近代外交机构缺失
C.清朝政府意在建立平等外交 D.近代中国外交与国际接轨
29.维新变法时期,谭嗣同提出侧重“冲绝网罗”,抨击“纲常礼教”;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知识分子也对“纲常礼教”予以猛烈抨击。这反映了先进中国人
A.倡导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变革 B.抨击封建道德推动民主革命
C.利用传统思想进行社会改良 D.倡导民主共和反对专制统治
30.下表是民国初年统计的国内若干个地区的农村消费情况统计数据,由此可得出
A.北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较低 B.中东部地区工业化程度较高
C.经济发展受到自然环境影响 D.自然经济解体存在不平衡性
31.195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公民由农村从城市流动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或户口登记机关准予迁入的证明;而1978年以后,大量农民工却可自由进入城市,为城市建设做出了贡献。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经济体制变革的影响 B.我国户籍制度的松动
C.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动 D.城市化进程普遍加快
32.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阐述了政治哲学,其突出特征就是整体主义或集体主义。他把社会整体视为唯一的目的,强调个人是为整体服务的工具。由此可见柏拉图
A.强调对道德知识的追求 B.反对直接民主制度
C.基于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D.试图挽救城邦危机
33.17世纪以来,英国社会资本出现了转移,乡绅、市民等中间阶层逐渐兴起,贵族渐渐衰落,自由农有的转向工资劳动者阶层,甚至穷人也出现了分化。这表明英国
A.价格革命影响深刻 B.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C.政府推行重商政策 D.资本原始积累加快
34.英国议会于1806年通过法令宣布绝对禁止非洲的奴隶贸易,美国于1807年通过了禁止贩奴的法令,法国早在1792年大革命时期就颁布废除奴隶贸易的法令。奴隶贸易被取消的主要原因是
A.阻碍了欧美社会的进步 B.违背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原则
C.不利于殖民统治的稳定 D.不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新要求
35.图一和图二反映的主题是
图一 图二
A.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B.欧洲一体化进程受挫
C.世界多极政治格局形成 D.美国霸主地位的丧失
二、非选择题(必修和选修部分,共计52分)
40.(25分)“民本”思想和“民主”思想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