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对联专题复习.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对联:俗称对子,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 子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它是中华民族 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 欣赏对联有益于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和文化品位。 对联的特点 (一)上下联字数相等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讲究平仄。 平仄最起码的要求是:上联末字必仄,下联末字必平。平仄相协,富于音乐美。 典型例题分析 (改写题)例1. 根据对联的特点,删改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使之对仗工整。 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改后:上联: 简析:例1只要抓住对联的特征进行删改即可,答案:贵(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示例1:? 上联:水浒传,传梁山好汉,杀富济贫, 梁山聚义 ? 下联:西游记,?? 我国四大名著的回目都是运用对偶修辞手法撰写的,也是一个有价值的考点,所以复习时要强化积累,多阅读。 我国古代四大名著回目链接: 《水浒》: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西游记》:万寿山大仙留故友,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三国演义》: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 复习对策 1、了解对联常识 2、阅读古今名联 3、加强诗文积累 4、关注名胜古迹 5、增加名著阅读 阅读古今名联 1、江边骏马过危桥——足下打点 门外蜘蛛结小网——肚里寻思 2、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杭州西湖) 3、二汉心高能跨日 三人力大可骑天(替,奏) 4、豆大为大豆 人小非小人 5、一二三四五六七 (忘八) 忠孝仁爱礼义谦 (无耻) 6、此木为柴山山出 因火生烟夕夕多 总结: 上联:选择题、拓展题、撰写题、简答题,题题各异 下联:常识类、诗文类、名著类、赏析类,类类不同 横批:多多积累 * 2011决胜中考专题复习六、对联 昆明大观楼长联 岳阳楼长联 《语文课程标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民族文化的智慧。” 近些年来,对联题在中考语文试卷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其考查内容涉及到各种各样的生活场景、历史文化和名胜古迹等,其考查形式也是多姿多彩。如: 1、删改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使它与前面的句子组成对偶句。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面临绿水的轩斋。 改后为: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 2、下面加“ ”的一句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选出下联中最好的一句(四川省中考题) ? “月送花香浮小院” ?A.绿叶红花映山前 B.风摇竹影到幽斋?C.梦随春风到天明 D.风吹萤火到满园 要想在中考卷中做好对联类试题,首先应当了解对联的一般常识,掌握这种中国文化中特有的文学形式的特征。 宝剑 锋 从 磨砺 出, 梅花 香 自 苦寒 来。 寿比南山 福如海 寿比南山 福如东海 战 士 风 格 高 A 高 尚 的 道 德 B 工 人 技 术 精 (B)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名 动 名 数量 名 对联的特点 (一) 上下联字数相等 (二) 对应词词性相同 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江山如画 风景如诗 风景似诗 对联的特点 (一) 上下联字数相等 (二) 对应词词性相同 (三) 对应字避免重复 战士风格高 兔子尾巴短 将军肚子大 战士风格高 将军度量大 将军肚量大 对联的特点 (一) 上下联字数相等 (二) 对应词词性相同 (四) 上下联内容相关 (三) 对应字避免重复 对联要求上下联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表达一个主题。而不能风马牛不相及,或者彼此孤立 大家能把下面律诗中的对偶句挑出来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找出诗中的对偶句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看风使舵 破釜沉舟 承前启后 量体裁衣 望梅止渴 改邪归正 牛 刀 小 试连线题 卧薪尝胆 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