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测试题无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九单元 《溶液》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溶液一定是
①无色的、透明的 ②均一、稳定的 ③纯净物 ④混合物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④
23.使30℃的100g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能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A.加入一定量的水 B.降低温度 C.恒温蒸发水分 D.升高温度,水的质量不变有t℃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下列操作能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的是
A.加入溶质固体 B.恒温蒸发溶剂C.倒出部分溶液 D.降低温度
6把50g2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5%的溶液,需加水
A.120g B.150g C.160g D.200g
下列几种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A.150g水中溶解50g硝酸钾 B.15g硝酸钾溶于85g水中
C.75g硝酸钾溶液中有15g硝酸钾 D.一定量的硝酸钾溶75g水中制成100g溶液生产上要用10%的硫酸清洗钢材。现将5kg98%的浓硫酸稀释成10%的稀硫酸,稀释后的溶液中含H2SO4的质量是
A.1kg B.2kg C.4.9 kg D.5 kg
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20℃时有甲、乙、丙 三瓶质量相等的KNO3饱和溶液,若将甲溶液降低温度至10℃,将乙溶液蒸发掉10g水,使之成为高温下的不饱和溶液,从丙中取出一半溶液。此时,甲、乙、丙三瓶溶液中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A.乙甲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乙甲=丙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食盐水,蒸发掉50g水后,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则原溶液中溶质质量
A.8g B.6.4 g C.3.2g D.4g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A.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B.称量,计算,量取,溶解
C.量取,称量,溶解,计算 D.计算,量取,溶解,称量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实验操作的失误会引起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降低
A.用托盘天平称量3.2g氯化钠时,误将砝码放在左盘并使用游码( )B.用量筒量取水时,面对刻度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
C.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溅出D.将配成的溶液转移到细口瓶时,不慎洒落从100g20%的某溶液中取出10g,则这10g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硝酸钾在80℃的溶解度为169g。在8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 。60℃时,将36g硝酸钾溶于204g水中,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将此溶液均分成三等份:
(1)取第一份溶液,将温度升高至9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2)取第二份溶液,将其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2倍,需加入硝酸钾 g。
(3)取第三份溶液,将其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一半,需加水 。18.t℃时,分别向盛有10g水的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使其充分溶解,可观察到如图所示现象。(1)t℃时,(填“A”或“B”)试管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2)图中表示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填“a”或“b”)。要使A试管中剩余的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或的方法。(2)当温度为20℃时,溶解度较大的是 物质;40℃时,溶解度较大的是 物质。40℃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成A和B的饱和溶液, 物质比 物质多溶解 g。
(3) 40℃时,将A和B各30g分别投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所得A溶液的质量是 g,B溶液的质量是 g。
(4)20℃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成A和B的饱和溶液,则两种溶液的质量各是 g。若使它们都成为30℃时的饱和溶液,A溶液中应加入A物质 g,B溶液中应加入B物质 g。
三、简答题
20.如何确定一种溶液是饱和溶液?
21.右图为氯化钠和硝酸钾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根据该图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此外由该图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1) ;
(2) ;
(3)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