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 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科技与文化 第29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件.ppt
三大能力培养;西汉 ;金刚经 ;孙思邈 ;甘石星经 ;九章算术 ;黄帝内经 ;甲骨文 ;天下第一行书 ;以形写神 ;吴道子 ;诗、书、画、印 ;故事情节 ;乾隆 ;西周 ;自由灵活 ;铺陈排比 ;诗仙 ;市井生活 ;市民阶层 ;西游记
2017-04-21 约小于1千字 110页 立即下载
-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五 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科教文化 第2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练习.doc
第2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2015·四川资阳二模)《简明中国教育史》中记载了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的教育现象:“红专学校各处可见,有些地方提出‘每县出一个鲁迅,每县出一个郭沫若’的指标,还有些省仅几个月就宣布‘基本扫除文盲’”。发生在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是( )
A.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B.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
C.成功研制“银河”巨型计算机
D.发射第一颗实验通信卫星
B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大跃进”时期的特征,处于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年)。1973年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故A
2017-05-19 约5.04千字 6页 立即下载
-
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13.31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件要点.ppt
【考题印证】 (2013·全国卷Ⅱ·T27)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 )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解题思路】 主题归纳 知识迁移 清代小说世俗化的趋势及表现 清代小说发展的原因 【解析】选C。明中叶以来,许多学者把小说称为“小说教”,这说明小说已突破以往的文化界限,渗入社会各阶层中,成为一种堪与儒、释、道相并存的文化力量。商
2017-05-20 约7.83千字 102页 立即下载
-
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 13.31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件.ppt
第31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主干回顾】
一、四大发明;项目;【特别提醒】
1.四大文明对中国和西方发挥的不同作用、原因
(1)不同作用:四大发明促进了近代欧洲社会进步和社会转型,对欧洲经济、政治和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而这些发明在中国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2)原因:
①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阻碍;科举制度、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阻碍先进技术发挥作用。
②西方: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重商主义,对外扩张等促进了西方科技的进步。;二、数学、天文和历法
1.数学:
(1)《_________》:约成
2017-04-18 约字 102页 立即下载
-
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四--14.36-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课件.ppt
第36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考点一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主干回顾】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背景:
(1)_________基本制度在中国建立。
(2)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逐步展开。;2.目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迅速发展中
国的经济、科学和文化。
3.提出: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
议上提出。
4.内容:在_________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_______
___。;5.地位: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
6.影响:文学创作出现繁荣状况,电影和戏剧创作百花争艳。;【特别提醒】
1.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化繁荣的原因
(
2017-04-15 约1.03万字 102页 立即下载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与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单元概览.pptx
走向高考·历史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高考总复习第1页
古代中国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与当代中国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必修三第三单元第2页
单元概览1网络感知2第3页
单元概览第4页
古代中国现在中国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新中国成立之初改革开放后内容科技:在造纸术、数学、天文学和医学等方面取得辉煌成就;文学:春秋《诗经》、战国《离骚》等楚辞,汉代汉赋;艺术:魏晋时期书法和绘画成为自觉艺术科技:隋唐时期创造火药和雕版印刷术,宋元时期火药广泛用于军事、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创造;文学:唐诗、宋词、元曲繁荣;艺术:隋唐书法全方面辉煌,宋代文人画发展科技:明清时期古代科技进入总结时期。
2025-04-03 约小于1千字 9页 立即下载
-
金版教程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4单元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科技与文化第29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教案.doc
【金版教程】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4单元 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科技与文化 第29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教案 岳麓版
单元概览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主要内容科技 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意义的科技成就;我国古代数学、天文、历法、农学等科技与农业文明息息相关;中医中药至今仍在世界医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科技 ①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中国的核技术和空间技术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发展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是中国对世界农业做出的重大贡献中国在计算机和生物技术领 文学 经历了春秋《诗经》、战国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发展过程反映了城市商品经
2017-05-21 约1.28万字 21页 立即下载
-
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 13.32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课件.ppt
第32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主干回顾】
四大发明;成就;成就;成就;(3)唐代以来海上贸易和造船业发展,这使得指南针在北宋时被用于航海。
(4)北宋时,民族政权并立,战争不断,促进了火药武器的发展。;2.四大发明对欧洲的影响
(1)造纸术和印刷术为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了文艺复兴等开展,有利于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2)火药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条件,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进行,有利于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
(3)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3.“三、二、一”概括古代科技;【史论要旨】
1.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推进了人类
2017-11-18 约9.16千字 107页 立即下载
-
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 13.32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课件.ppt
(3)文化方面:以儒学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及文化专制政策,使中国古代科技人才十分缺乏。 (4)中国古代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是导致古代科技未能发展为近代科学的重要因素。 【考题印证】 (2014·全国卷Ⅰ·T40)(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应星(158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 “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
2017-07-06 约8.4千字 107页 立即下载
-
山东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集训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含解析).pdf
课题综合集训二(十八)现代中国的科技、教
育与文学艺术
时(间:75分钟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20•张家口模拟)
苏联故意拖延履行中国提出“全民办铀矿”“大家办
1958年
核协定原子能科学”的口号
中国已经在“全民办铀矿”的过程
苏联不再向中国提
中获得了土法炼铀的经验,“大家办
1959年供原子弹教学模型
原子能科学”也取得了一些技术成
和图纸资料
果
20世纪苏联决定撤走全部中国进入完全自行研制原子弹的历
60年代在华专家史,并于1964年爆炸原子弹成功
据上表推断()
A.“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具有前瞻性
B.中国原子能事业发展受制
2025-05-17 约1.54万字 13页 立即下载
-
2016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ppt
第2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1.“两弹一星”
(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面临核威胁,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 空间技术 的垄断。?
(2)概念:指发展原子弹、 导弹 和人造地球卫星的战略决策。?
(3)成就
①原子弹、导弹: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②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 ”发射成功,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2.载人航天
(1)过程
①1992年,中国政府做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②200
2017-04-15 约5.47千字 24页 立即下载
-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模块 文化史 第十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化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检测试题.doc
第十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化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检测试题
编者选题表
考点 题号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1、2、3、4、5、6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7、8、9、10、11、12 综合 13、1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5南通三模)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曾对印尼代表团说:“美国是看不起我们的,英国是看不起我们的。法国、联邦德国、日本、苏联这些国家他们都看不起我们。这个看不起是有理由的,因为他们的东西多,技术先进。”基于这一认识,中国政府( )
A.加紧核武器技术的研制 B.主动加入不结盟运动
C.开始
2017-03-02 约字 5页 立即下载
-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课件第34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ppt
-*- 考向一 考向二 命题品鉴:以学校教育中开设俄文课程切入,挖掘其社会背景,考查对特定时期历史特征的理解,可谓“小题大做”。备选项具有极大的干扰性,它们反映不同方面的阶段特征,彼此间没有可比性,只有在各备选项与题干的联系中才能正确选择,无形中提高了题目的思维含量。 解题思路:①审题干,找题眼:题眼为“学习俄语的热潮”。各级各类学校、许多城镇都学习俄语,说明这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 ②审设问,找关联:设问是“这是我国当时……的需要”,这意味着要从因果联系中寻求答案,找出这一教育现象的社会原因。 -*- 考向一 考向二 ③辨选项,找答案:由时间信息“1952年”可知,此时中
2017-01-31 约8.65千字 36页 立即下载
-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课件第34讲-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ppt
-*- 考向一 考向二 命题品鉴:以学校教育中开设俄文课程切入,挖掘其社会背景,考查对特定时期历史特征的理解,可谓“小题大做”。备选项具有极大的干扰性,它们反映不同方面的阶段特征,彼此间没有可比性,只有在各备选项与题干的联系中才能正确选择,无形中提高了题目的思维含量。 解题思路:①审题干,找题眼:题眼为“学习俄语的热潮”。各级各类学校、许多城镇都学习俄语,说明这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 ②审设问,找关联:设问是“这是我国当时……的需要”,这意味着要从因果联系中寻求答案,找出这一教育现象的社会原因。 -*- 考向一 考向二 ③辨选项,找答案:由时间信息“1952年”可知,此时中
2018-05-09 约8.65千字 36页 立即下载
-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单元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1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时演.doc
PAGE
PAGE5
必修模块第十五单元第1讲
基础训练题组(A)
一、选择题
1.中医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古代某医学著作确立了“审因辨证、因证立法、以法系方、遣方用药”的施治原则。该著作()
A.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B.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理论基础
C.提倡主动的健身学说
D.对中医药学进行了系统总结
【答案】B【解析】材料“审因辨证、因证立法、以法系方、遣方用药”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该著作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理论基础,故B项正确。中医学的奠基之作是《黄帝内经》,解除A项;C项是华佗的主见,解除;D项是《本草纲目》的影响,解除。
2.秦统一全国后,将秦国通用的篆书作为统一
2025-04-05 约4.59千字 5页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