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CDMA理论基础知识4.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CDMA理论基础知识-容量规划 ;课程内容;CDMA网络干扰分析;干扰基本原理;干扰受限模型
ITOT=Iown+Iother+PN+T
Iown 来自本扇区用户的干扰
Iother 来自邻近扇区用户的干扰
PN 接收机底噪
T 外界干扰
功率受限模型
PTOT=Ppil+Psync+Ppag+Ptraf+Pother
Ppil 导频信道功率
Psync 同步信道功率
Ppag 寻呼信道功率
Ptraf 业务信道功率
Pother 其他信道功率;接收机底噪 PN
PN = 10lg(KT) + NF
K:波尔兹曼常数,= 1.38×10-23 J/K
T:开氏温度,常温为 290 K
NF:接收机噪声系数
10lg(KT) = -174dBm
NF = 3.2dB (IS2000宏蜂窝基站典型值,95基站典型值为5dB)
PN = 10lg(KT) + NF = -170.8dBm;I own 本扇区用户干扰
每一个用户必须克服的干扰:ITOT - Pj
Pj 为用户 j 的接收功率
假设功控理想,有:
由此,求得 Pj:
本扇区用户干扰为所有用户到达接收机功率的和:
;Iother 邻区用户干扰
邻区用户干扰难以进行理论分析,与用户分布、实际蜂窝布局、邻区负荷、天线方向图等紧密相关
定义邻区干扰因子
当用户均匀分布时
对于全向扇区,邻区干扰因子典型值 0.45
对于 3 扇区定向扇区,邻区干扰因子典型值 0.55
;反向干扰分析-4;其中 为上行负载因子:
注意:
假设功率控制理想
假设邻区干扰恒定;50% 负载 — 3dB
60% 负载 — 4dB
75% 负载 — 6dB;在前向链路中,移动台接收的噪声同样由三部分组成:热噪声、从本扇区基站来的干扰、从其它扇区基站来的干扰:
Nt=No+Isc+Ioc
前向链路由于移动台在扇区内随机分布,干扰随着移动台离基站位置距离改变而改变。情况比较复杂,不能进行定性分析,在实际中通常采用仿真的方法得到系统的干扰情况。;接收机底噪 PN
PN = 10lg(KT) + NF
K:波尔兹曼常数,= 1.38×10-23 J/K
T:开氏温度,常温为 290 K
NF:接收机噪声系数
10lg(KT) = -174dBm
NF = 8dB (手机噪声系数)
PN = 10lg(KT) + NF = -166dBm;I oc 本扇区用户干扰
本扇区前向相干解调,干扰来源于多径
包括直射路径以及反射路径等信号
对于距离基站较近的移动台,同小区同信道干扰占主要部分
对于基站边缘的移动台,邻小区的干扰占主要部分;Isc 邻区用???干扰
前向链路系统同样受到其它基站的干扰,在服务扇区内的基站将收到周围邻扇区基站信号的干扰。
邻区干扰与用户分布情况密切相关,在基站附近,邻区干扰很小。在基站覆盖边缘,邻区干扰很大。
;网络中干扰带来的影响
切换成功率
接入效率
掉话率
通话质量
干扰控制方法
提高功率控制精度
提高Rake接收效率
合理的网络规划
;问题;小结; CDMA反向容量分析;分析CDMA的软容量特性,需要引入软阻塞:
软阻塞:基站有足够的信道可用,但是由于在该基站覆盖范围内已经有很多用户,如果增加一个用户,就会使干扰高于事先设定的门限值,这次呼叫就会被拒绝,为了获得更大的系统容量,运营商可以降低质量要求,降低阻塞负荷,这样系统容量随着质量指标的改变而改变。
软阻塞属于一种指标阻塞,随着不同负荷和不同业务质量要求而有不同的系统容量。
所以说CDMA具有软容量的特性。;对于反向容量,由于在给定时间的用户数是随机的,而且来自任一个用户的干扰也是随机变量,所以我们用阻塞概率来估算扇区的容量,并基于用户的呼叫业务和用户干扰的概率分布的假设前提下估算:
;影响扇区反向容量的因素:
空口的目标阻塞率
网络蜂窝组网结构特点
系统解调门限 Eb/Nt
语音和数据业务比例
用户接入速率,运动速率
功率控制精度
结论:CDMA系统中容量随环境变化而发生波动;根据反向业务的干扰模型,可以得到CDMA 1x语音业务的极限容量模型;CDMA 1x反向容量模型的比较;CDMA 1x反向容量模型的比较;典型反向容量;CDMA 1x系统软容量;CDMA前向容量分析;前向容量模型;前向容量模型;实验局前向容量测试结果; 前向容量典型值;前向容量特点
业务类型不同设备总容量不同
运动速率对系统容量影响较大
前向链路的容量取决于扇区的总发射功率,以及发射功率在业务信道与其他附加信道的分配情况
用户分布情况直接影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