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19章学前教育与家庭.社区及小学.ppt

发布:2017-04-23约1.34千字共5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九章 学前教育与家庭、社区及小学;一、新生入园工作;2、做好新生入园的教育工作;二、学前教育机构的家长工作;关注:怎样迎接托班新生入园 ;一、入园前的准备工作: ;主要内容:;具体做法:;(一)要“保持平静” ;(二)要“分享快乐” ;(三)要“主动沟通”;(四)要“积极配合”;(一)忌“甜水等待”;(二)忌“刨根问底”;(三)忌“迁就放纵” ;(四)忌“零食补偿”;(五)忌“偏听偏信”;请家长留意的几件事情:;;二、幼儿入园后的工作:;;;;;第二节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幼小衔接工作的任务;二、幼儿上小学面临的主要困难及教育策略;;;二、幼儿上小学面临的主要困难及教育策略 1、身体适应方面 2、社会适应方面 (1)任务意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方面 (2)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方面 (3)独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方面 (4)人际交往能力方面 3、学习适应方面 主要表现在幼儿对小学学习所需要的抽象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对言语指示的理解能力以及读、写、算学习所需技能的准备不足。 ;1、身体适应方面;2、社会适应方面;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培养独立性 ;;发展人际交往能力;;3、学习适应方面;;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发展思维能力和基础能力;; 【案例呈现】 某幼儿园很重视幼小衔接工作,幼儿园大班的活动都是为促进幼儿“智”的发展而开展,让大班小朋友认汉字,学拼音,做算术题。结果,在这个幼儿园毕业的幼儿进入小学后还是不能适应小学生活。 【问题研讨】 1、在上案例中,为什么在这个幼儿园毕业的幼儿为什么进入小学后还是不能适应小学生活? ; 三、幼小衔接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1、幼小衔接工作应贯穿于整个幼儿期 帮助幼儿为入学作准备的最终目的,乃是为其适应终身学习做准备。因此,入学准备不应当是急功近利的,而应当是对幼儿长远发展有利的素质教育。这样的素质准备教育不可能只靠大班后期来突击完成,因而必须作为整个幼儿园阶段的重要而长远的工作。 ; ; 3、纠正幼儿园教育中的小??化倾向 幼小衔接是针对儿童发展上的过渡期,在幼儿园和小学所采取的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过渡期的儿童兼具学前和学龄的特点。因此,完全把小学的一套搬到幼儿园,把衔接变成让幼儿提前上小学,是显然违反过渡期幼儿的特点的。 4、协调幼儿园、小学、家庭和社会的关系,共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幼小衔接是一个大工程,不是哪一个人或哪一位老师单方面的努力就能完成的,需要家长、幼儿园和学校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观点辨析: 有人说幼儿园大班以集体教学为主,就能减少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差别,为幼儿入小学作好准备,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准小学生学会专心才能适应 ;养成好习惯 熟悉新角色 ;培养好心态 适应新环境 ;调好生物钟 跟上新节奏 ;做好自己事 认同新起点 ;放手去锻炼 自己做事情 ;平时多劳动 主动担任务 ;生活中学习 读书练能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