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97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阿尔文(Hannes Olof G?sta Alfvén)(1908 — 1995 ) 奈尔(Louis Neel, 1904-- ) 获奖原因 阿尔文:由于磁流体动力学方面的基础研究工作和发现,及其在等离子体物理中卓有成效的应用。 奈尔:表彰他对反铁磁性和铁氧体磁性所作的基础研究和发现,这些研究和发现在固体物理学中有很重要的应用。 获奖者生平简介 H.O.G.阿尔文1908年出生在瑞典的诺尔切平,父母都是开业医生。1826年进入乌普萨拉大学,对物理学和电子学设备有着浓厚的兴趣,1934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讲师。1937年他在诺贝尔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对电流和磁场的相互作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1940年到斯德哥尔摩的皇家工程学院,在随后的工作中成绩斐然,1945年成为电子学教授,1963年成为为他设立的等离子体物理学教授。1967年,阿尔文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任职,此后他分别在奥斯陆的皇家学院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任教。阿尔文在等离子体物理学、空间物理学和天体物理学领域都取得了研究成果。他还是英国皇家天文学会的金质奖章(1967)、美国富兰克林研究所富兰克林奖章(1971)等的获得者。 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奈尔(Louis Neel),1904年11月22日出生于法国罗纳省里昂市。他在罗省公园中学及巴黎圣路易中学毕业后,进人巴黎著名的高等师范学校深造。从1937年起,奈尔就担任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教授,1946年受聘于格勒诺布尔大学担任同样的职务,一直到1976年。奈尔教授除了在上述两所大学长达40多年的任教外,他在法国科学技术界及政府部门有许多重要的任职。此外,他还是巴黎科学院、苏联科学院、荷兰皇家科学院、罗马尼亚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及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1940年,奈尔教授获得法国国防部嘉奖,1952年法国物理学会授予他霍尔维克(Holweck)奖章,1965年法国国立科学研究心授予他金质奖章。 获奖者主要研究成果 阿尔文最重要的贡献是在磁流体力学的基础研究方面,阿尔文首先注意到,当导电液体或气体在磁场中运动时,将要在其中产生感应电流,而感应电流又与磁场反作用于流体。这就是磁流体力学的基本思想。1942年,在关于太阳黑子的研究中,他首次提出了冻结效应并预言了磁力线与导电流体的耦合将产生一种新的波——阿尔文波。阿尔文波是存在磁场时导电流体中所特有的一种波动。根据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电磁波几乎不能穿入导体,因而,阿尔文的工作最初被人们忽视。1949年,阿尔文波才首次在液态水银中被观察到,1959年又在等离子体中得到证实。 大约到1930年为止,有三种磁的状态已被确认并得到解释,这就是反磁性、顺磁性和铁磁性。1932年尼尔增加了第四种状态:反铁磁性。他提出了一种晶格模型,它由两套格子交错而成,而其磁场以相反方向作用,使可观察到的场互相抵消。他还证明,这种有序状态在某一温度时会消失,这个温度现在称为奈尔点,与铁磁现象中的居里点相类似。1948年,奈尔解释了在铁氧体材料中发现的强磁现象。他把铁氧体材料称为亚铁磁铁,认为在这些物质中,晶格可能具有不同的强度,因而会产生外场。例如在磁铁矿中,有三个铁原子、四个氧原子,其中两个铁原子的影响互相抵消,而第三个给出了可观测到的磁场。由于亚铁磁铁物质的不导电性,在电话学、磁带涂层、计算机的记忆磁芯和低损耗的高频率技术中都极其有用。 Thanks For Listening!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