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3年3月份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语言_笔试_上机题库T1--T6选择10填空5P9教程.doc

发布:2017-04-30约1.63万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3年3月份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语言笔试T1---T6选择10和填空5 T1 一、选择题 在下列各题的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为了避免流程图在描述程序逻辑时的灵活性,提出了用方框图来代替传统的程序流程图,通常也把这种图称为 A)PAD图 B)N-S图 C)结构图 D)数据流图 (2)结构化程序设计主要强调的是 A)程序的规模 B)程序的效率 C)程序设计语言的先进性 D)程序易读性 (3)为了使模块尽可能独立,要求 A)模块的内聚程度要尽量高,且各模块间的耦合程度要尽量强 B)模块的内聚程度要尽量高,且各模块间的耦合程度要尽量弱 C)模块的内聚程度要尽量低,且各模块间的耦合程度要尽量弱 D)模块的内聚程度要尽量低,且各模块间的耦合程度要尽量强 (4)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是确定 A)软件开发方法 B)软件开发工具 C)软件开发费用 D)软件系统功能 (5)算法的有穷性是指 A)算法程序的运行时间是有限的 B)算法程序所处理的数据量是有限的 C)算法程序的长度是有限的 D)算法只能被有限的用户使用 (6)对长度为n的线性表排序,在最坏情况下,比较次数不是n(n-1)/2的排序方法是 A)快速排序 B)冒泡排序 C)直接插入排序 D)堆排序 (7)如果进栈序列为e1,e2,e3,e4,则可能的出栈序列是 A)e3,e1,e4,e2 B)e2,e4,e3,e1 C)e3,e4,e1,e2 D) 任意顺序 (8)将E-R图转换到关系模式时,实体与联系都可以表示成 A)属性 B)关系 C)键 D)域 (9)有三个关系R、S和T如下: R B C D a 0 k1 b 1 n1 S B C D f 3 h2 a 0 k1 n 2 x1 T B C D a 0 k1 由关系R和S通过运算得到关系T,则所使用的运算为 A)并 B)自然连接 C)笛卡尔积 D)交 (10)下列有关数据库的描述,正确的是 A)数据处理是将信息转化为数据的过程 B)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当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时,数据的存储结构不变 C)关系中的每一列称为元组,一个元组就是一个字段 D)如果一个关系中的属性或属性组并非该关系的关键字,但它是另一个关系的关键字,则称其为本关系的外关键字 二、填空题 请将每一个空的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序号的横线上,答在试卷上不给分。 (1)测试的目的是暴露错误,评价程序的可靠性;而【1】的目的是发现错误的位置并改正错误。 (2)某二叉树中度为2的结点有18个,则该二叉树中有【2】个叶子结点。 (3)当循环队列非空且队尾指针等于队头指针时,说明循环队列已满,不能进行入队运算。这种情况称为【3】。 (4)在关系模型中,把数据看成一个二维表,每一个二维表称为一个【4】。 (5)在计算机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中,数据库管理系统位于用户和【5】之间。 一、选择题 (1)B 【解析】 N-S图是由Nassi 和 Shneiderman 提出的一种符合程序化结构设计原则的图形描述工具。它的提出是为了避免流程图在描述程序逻辑时的随意性上灵活性。 (2)D 【解析】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的主要原则可以概括为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模块化及限制使用goto语句,总的来说可使程序结构良好、易读、易理解、易维护。 (3)B【解析】模块的独立程度可以由两个定性标准度量:耦合性和内聚性。耦合性是衡量不同模块彼此间互相依赖(连接)的紧密程度;内聚性是衡量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一般来说,要求模块之间的耦合尽可能地低,而内聚性尽可能地高。 (4)D 【解析】需求分析是软件定义时期的最后一个阶段,它的基本任务就是详细调查现实世界要处理的对象(组织、部门、企业等),充分了解原系统的工作概况,明确用户的各种需求,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新系统的功能。选项A)软件开发方法是在总体设计阶段需完成的任务;选项B)软件开发工具是在实现阶段需完成的任务;选项C)软件开发费用是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完成的任务。 (5)A 【解析】算法具有5个特性:①有穷性:一个算法必须(对任何合法的输入值)在执行有穷步之后结束,且每一步都可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即运行时间是有限的;②确定性:算法中每一条指令必须有确切的含义,读者理解时不会产生歧义;③可行性:一个算法是可行的,即算法中描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