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学海导航】江苏省2013届高中历史第1轮总复习第9讲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

发布:2017-05-24约4.07千字共4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9讲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针对训练1:(2008年海南单科)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列宁具体指的是孙中山的( ) A.民族主义思想 B.民权主义思想 C.民生主义思想 D.国民革命思想 【解析】C。“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是指孙中山想在政权建立后,企图解决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制度后出现贫富分化的弊端。这就是他所设计的资本主义经济纲领,也就是民生主义。故选C。 [备选题]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演讲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体现了他主张(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共和主义 【解析】B。从材料可以反映出孙中山主张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体现了民权主义思想。三民主义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本题选B项。 针对训练2:1918年,孙中山致电新建立的俄国苏维埃政府,“希望中俄两国革命党团结一致,共同奋斗”。这表明孙中山( ) A.已经接受了列宁主义 B.重视十月革命的国际意义 C.希望在中国建立苏维埃政府 D.确立了“联俄”政策 【解析】B。本题考查孙中山思想。注意题干时间“1918年”这是在十月革命之后,体现了世界的影响作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他接受列宁主义的内容和建立苏维埃政府的思想,这两项都不符合孙中山的主要思想。1923年1月《孙文越飞联合宣言》的发表,是孙中山选择联俄政策的标志。 [备选题] 1924年,孙中山说:“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这个办法”是( ) A.武装夺取政权 B.走十月革命道路 C.建立责任内阁 D.实行新三民主义 【解析】D。本题考查新三民主义。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人,一贯采用革命方式武装夺权,领导的革命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十月革命性质不同,故排除A、B两项;责任内阁1912年建立,与题干不符;1924年,孙中山在吸取旧三民主义缺陷基础上,提出“新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故“找个办法”,指新三民主义,答案选D。 针对训练3: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的未竟事业,这主要表现在 ( ) A.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任务 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C.实现了平均地权,把土地分给了广大农民 D.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公有制 【解析】C。题眼是“继承”,经分析可知,A、B、D都超出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C项符合题干表述的“继承”之意,是正确答案。 [备选题] (2011年天津二模)孙中山在遗嘱中说:“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段话的核心主张是 ( ) A.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B.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C.“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D.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解析】B。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从材料内容“遗嘱”、“积四十年之经验”、“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 可知此时孙中山已认识到联合中共及发动民众的重要性。因此其核心主张应是B项。 针对训练4:(2011年全国文综)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据《孟子》等 材料二 泰西之立国有三:一曰君主之国,一曰民主之国,一曰君民共主之国……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苟得君主于上,而民主于下,则上下之交固,君民之分亲矣,内可以无乱,外可以无侮……由此而扩充之,富强之效亦无不基于此矣。泰西诸国,以英为巨擘,而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 ——摘编自王韬《弢园文录外编》 材料三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