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性能实验报告剖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
一、实验目的
1.研究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制热工况机组性能系数COPh变化规律。2.研究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制冷工况机组性能系数COPc变化规律。.研究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制热工况机组热力完善度变化规律。.研究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制冷工况机组热力完善度c变化规律。实验蒸汽型吸收式热泵机器本体、台蒸汽发生器、冷热水水箱、凝结水箱水箱等
图 蒸汽型吸收式热泵测点布置图实验(1)通过调节蒸汽发生器热源蒸汽阀开度,为()热水口温度,获取不同的。图2.实验设备流程示意图
2.实验步骤(1)1)检查热泵真空度方可开机。
2)热水泵与热源水泵等辅机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热水系统、热源水系统的水封应完好,并排净空气。
3)热水、热源水、蒸汽的入口过滤器是否完好,各管路阀门正确打开。
4)电路等外部配管系统是否。
5)备好实验用的热水量1(15℃、10t),热水量2(60℃、t),热源水量(36℃、1t)。()1)低温热源水流量调整至/h以上;待稳定后再慢慢增加至/h
2)热水流量调整至/h以上;待稳定后再慢慢增加至/h
3))))通过发生器进口处热源蒸汽阀门开度,使得热水出口温度 60℃左右、低温热源水出口温度 ,当热水口温度保持在 0±0.2℃范围内变化时视为稳定()1))))实验表 热源蒸汽温度为时不同热水出口温度的实验数据
热水入口温度 热水出口温度 60 62.5 65 67.5 70 72.5 热源水入口温度 热源水出口温度 冷剂蒸发温度 冷剂冷凝温度 蒸汽入口温度 凝水出口温度 蒸汽入口压力 吸收器出口稀溶液温度 溶液热交换器出口稀溶液温度 蒸汽调节阀开度 溶液喷淋温度 发生器入口温度 发生器出口温度 抽气箱压力 溶液热交换器出口浓溶液温度 发生器浓度 热源水流量 热水流量 吸收器出口温度
(注:表中单位分别默认为温度/℃、浓度/%、流量/t/h、压力/kPa 17.2 吸收器出口稀溶液温度 34.5 热水出口温度 60.4 溶液热交换器出口稀溶液温度 64.5 热源水入口温度 37.6 蒸汽调节阀开度 52 热源水出口温度 32.5 溶液喷淋温度 36.2 冷剂蒸发温度 32.3 发生器入口温度 66.3 冷剂冷凝温度 61.8 发生器出口温度 73.3 蒸汽入口温度 102.4 抽气箱压力 13.5 凝水出口温度 67.8 溶液热交换器出口浓溶液温度 38.3 蒸汽入口压力 42.1 发生器浓度 37.2 热源水流量 10 吸收器出口温度 44.5 热水流量 3.55 发生器压力 32
2.实验数据处理
()吸收器冷凝器热负荷:
其中:Vw—冷却水(热水)流量,m3/h;
tw3、tw1—冷却水(热水)进、出口温度,℃。()的热负荷
)
其中: h3V、—冷剂蒸汽进、出口,kJ/kg。
)))
5)器的热负荷可按下式计算:
其中:Gs—热源蒸汽流量,kg/h;
h1—热源蒸汽进口比焓,kJ/kg;
h—发生器出口凝结水比焓,kJ/kg;()的热负荷
其中:Ve—低温热源水(水)流量,m3/h;
Cp—(水)比热,一般取 4.2kJ/(kg·℃);
ρw—(水)密度,可取 1000kg/m;
te1、te2—进、出口温度,℃。()凝水换热器耗热量:
h1—凝水换热器出口凝结水比焓,kJ/kg。机组性能系数 COP
机组性能系数 COP
(6)机组热力完善度
逆卡诺循环制热热力系数
机组热力完善度
逆卡诺循环制冷热力系数
五、实验总结
1.性能分析
制热工况部分负荷机组性能系数可按下式计算:
制冷工况部分负荷机组性能系数可按下式计算::
图3 制热工况下性能变化曲线
图4 制冷工况下性能变化曲线
2.结论与总结
附录:溴化锂水溶液的物性公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