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4级一轮复习地理综合练习题四.docx

发布:2017-05-15约5.36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4级一轮复习地理综合练习题四  PAGE \* MERGEFORMAT 7 2014级一轮复习地理综合练习题四 一、选择题 下图中①②③④4条折线表示4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情况,⑤曲线表示4地中的某地昼长随季节变化的情况。据此回答1—5题。 1.4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关系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①④② D.④③②=① 2.关于①地判断可信的是( ) A.一年中最小正午太阳高度为43°08′ B.正午太阳高度:H6月1日H6月10日 C.夏至日时,标杆影长大于标杆长度 D.冬至日时,早晨太阳从东北升起 3.曲线⑤所示昼长季节变化情况,与下列哪一地方最为相近 (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4.关于②③两地比较分析,正确的是 ( ) A.只考虑太阳辐射时,气温年较差:T②T③ B.植被、土壤类型相同 C.降水:R②R③ D.②地作物一年三熟,③地作物两年三熟 5.关于③④两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③地在南半球,④地在北半球 B.④地夏至日夜长和冬至日昼长均为18小时30分钟 C.③地红旗经常飘向东北 D.④地夏至日日出时间比冬至日早 下图中AB线表示晨昏圈的一部分,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读图回答6-9题。 1,3,5 6.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 ) A.135°E,21°N B.135°W,21°S C.45°W,21°S D.45°E,21°N 7.此时地球上出现极昼的范围是 ( ) A.69°N及其以北地区 B.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 C.69°S及其以南地区 D.69°S上 8.此时全球新的一天的范围约占全球的 ( ) A.一半 B.小于一半 C.大于一半 D.全部 9.该天甲地的昼长为 ( ) A.12小时 B.10小时 C.14小时 D.24小时 读“北半球各纬度某时太阳辐射量分布曲线图”,回答10~11题? 10.甲地太阳辐射量多的原因主要是 ??①纬度低 ②距海远,降水少 ?③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长,降水少 ④海拔高,大气稀薄,太阳辐射损耗少 A.②④ ???? B.①③ ???? C.①② ??? ?D.③④ 11.此时,乙地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A.太阳风 B.耀斑 ???? C.黑子 ? ?? D.极光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一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8 ℃等温线大致呈东西走向,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 A.海岸线 B.纬度 C.地形 D.大气环流 13.昆明和台北纬度位置相近,但温度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有( )。 ①地势高低 ②距海远近 ③寒潮影响 ④洋流影响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某摄影爱好者在我国某地观察日落景象,每一次他都用相机多次曝光后,再将多幅影像叠加起来,形成一幅日落重复曝光图。他在春分日拍摄日落景象,半月之后在原地又拍摄一次,将日落影象重叠如右图所示,读图回答14~15题。 14.指出拍摄者位于图中最高楼的什么方位,以及能正确表示第二次拍摄到的影像 A.东南方,甲?????? B.东北方,乙??????? C.西南方,甲?????? D.西北方,乙 15.影像拍摄期间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北极圈出现极昼?? B.地球公转速度加快? C.华北地区进入雨季????D.海口正午日影变短 读某地等高线图(比例尺120 000),完成16~17题。 16.如果在图中AB处修建水坝,坝长(图上距离0.7厘米)和最大坝高(坝顶到坝底)分别约为(  ) A.70米,50米 B.140米,100米 C.140米,150米 D.70米,150米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四处的水都汇入图中库区 B.甲、乙、丙、丁的海拔都在100米以上、150米以下 C.在庚点可以观察到乙点 D.工程建设沿线要注意预防滑坡等地质灾害 作物生育期内某种指标温度持续期的逐日平均温度总和,叫做积温。在各种积温(0 ℃、3 ℃、5 ℃、10 ℃、15 ℃)中,使用最广泛的是日平均气温≥10 ℃稳定期的积温。下图示意我国某省局部日平均气温≥10 ℃的稳定期积温(℃)空间分布。读图完成18题。 18.图中四地等值线特征与其主要影响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A.甲地等值线向北凸——洋流 B.乙地等值线闭合——水域 C.丙地等值线向南凸——冬季风 D.丁地等值线分布密集——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